[发明专利]一种双电压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7081.0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阿凡达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等离子 切割 一体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电压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涉及金属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电路控制模块和空气压缩泵,机壳内设有将电路控制模块和空气压缩泵分隔的隔板,隔板将机壳内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电路控制模块位于第一腔室内,空气压缩泵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一腔室内设有给电路控制模块供电的电源一,第二腔室内设有给空气压缩泵供电的电源二。本申请通过设置电源一和电源二,分别在机壳内对电路控制模块和空气压缩泵供电,便于等离子切割机一体运输,无需额外配备空压机,从而具有便于在野外特殊环境携带并使用等离子切割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压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等离子切割机是利用高温等离子电弧的热量使工件切口处的金属部局熔化(和蒸发),并借高速等离子的动量排除熔融金属以形成切口的一种加工方法。在实际施工中等离子切割具有稳定、可靠、轻便、节能、无噪声,切割速度快,割口光洁,无需打磨等优点。
一般等离子切割机在使用时需要额外配备空压机,利用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和等离子切割机共同配合。等离子切割机的正负两极之间产生的高温电弧来融化被切割的材料,利用空压机产生的高压气体吹掉融化的材料和冷却割炬的割嘴。
发明人认为:在野外特殊环境中需要使用时,由于需要额外配备空压机随等离子切割机一同运输,使得在携带等离子切割机时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在野外特殊环境携带并使用等离子切割机,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压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电压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电压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电路控制模块和空气压缩泵,所述机壳内设有将电路控制模块和空气压缩泵分隔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机壳内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空气压缩泵位于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给电路控制模块供电的电源一,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给空气压缩泵供电的电源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野外特殊环境中使用等离子切割空压机时,由于电源一位于第一腔室内对电路控制模块进行供电,使得电路控制模块受到单独供电。且第二腔室内有第二电源对空气压缩泵进行供电,使得空气压缩泵受到单独供电,均在机壳内实现供电使用。在隔板的作用下将空气压缩泵和电路控制模块隔开,减小空气压缩泵和电路控制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能够正常使用。因此通过设置电源一和电源二,分别在机壳内对电路控制模块和空气压缩泵供电,便于等离子切割机一体运输,无需额外配备空压机,从而便于在野外特殊环境携带并使用等离子切割机。
可选的,所述机壳上设有吹向第一腔室内的散热扇,所述隔板远离散热扇的一端开设有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第二腔室靠近散热扇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等离子切割空压一体机时,打开散热扇,将外界空气吹向第一腔室内,使得空气于第一腔室内朝连通口吹动,以将电路控制模块上的热量带走后进入第二腔室内。进而使得空气于第二腔室内朝出风口流动,以将空气压缩泵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形成连通的流动空间,从而便于对电路控制模块和空气压缩泵进行散热。
可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上设有若干支撑空气压缩泵的支撑柱,所述空气压缩泵的底部和第二腔室的底壁之间留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从连通口流动至第二腔室内时,空气包围空气压缩泵,并从空气压缩泵底部和第二腔室底壁之间的空间流过,以增大空气于第二腔室围绕空气压缩泵流动的空间,从而增强对空气压缩泵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泵的底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滑筒,所述滑筒滑动套设于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的顶壁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滑筒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阿凡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温岭阿凡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7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