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及包容机匣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57741.7 | 申请日: | 202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波;刘永佼;易凯;杨智勇;张建宝;左小彪;张艺萌;雷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B11/16;F04D29/40;F04D29/02;F04D2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感知 树脂 包容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及包容机匣,本发明为了赋予机匣智能感知性能,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包容机匣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解决了光纤与制造适应性的难题,通过以下方式在风扇机匣制造过程中引入光纤传感器:a)利用芳纶纤维套管保护的光纤埋入机匣自动铺丝结构中;b)将光纤与碳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成织物结构,制备成中间材料预浸料,将光纤传感器引入包容机匣结构中,并结合特殊的制造工艺,赋予结构智能感知性能,实现包容机匣结构健康监测,提升大涵道比发动机冷端最大静止部件风扇机匣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实现了包容机匣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解决了光纤与制造适应性的难题,属于结构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扇机匣是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中最大的静止部件,是大型民用客机发动机的最重要部件之一。由于民用客机对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为了保证其结构安全性,需要进行常规的目视检查及定期的无损检查。若包容机匣部件能实现自我健康监测,并将数据时时传递给地面维护,能够极大地提升机匣部件的智能化,为未来航空发动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虽然风扇机匣经历了全金属机匣、部分复合材料机匣和全复合材料机匣三个阶段,但对于其智能性的发展却鲜有触及。由于其全寿命成本的迫切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机匣的智能性。针对包容机匣对结构的健康监测,或被感知的需求,可以让维修工程师更快更便捷的获取当前零部件的“实际状况”,从而采取更快捷更有针对性的手段进行维护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及包容机匣,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包容机匣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解决了光纤与制造适应性的难题,通过以下方式在风扇机匣制造过程中引入光纤传感器,赋予结构智能感知性能,实现包容机匣结构健康监测,提升大涵道比发动机冷端最大静止部件风扇机匣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所述包容机匣包括法兰区域、中间变厚度的包容区域及非包容区域,制造过程中,包括,
在法兰区域、中间变厚度的包容区域的铺层过程中增加若干光纤的铺设,固化形成树脂基包容机匣,所述光纤内刻蚀光栅。
在上述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光纤内刻蚀的光栅包括应变、声发射或温度光栅;所述每根光纤上相邻两个光栅沿环向的距离为0.5m~1.5m。
在上述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中,在法兰区域、中间变厚度的包容区域的纤维铺层过程中光纤的铺设包括,将光纤装入芳纶纤维套管后进行铺设,和/或,
将光纤与碳纤维、或光纤与芳纶纤维混编织物。
在上述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中,所述芳纶纤维套管为6tex芳纶纤维套管,所述混编织物为八枚三飞锻纹织物。
在上述智能感知树脂基包容机匣的制造方法中,包括:
包容机匣整体区域铺层预浸料至要求厚度h1,在两端法兰区域R角处各环向布置一根内刻蚀光栅的光纤;
中间变厚度的包容区域铺层预浸料至要求厚度h2,环向间隔布置若干根内刻蚀光栅的光纤;
吸胶压实;
中间变厚度的包容区域继续铺层预浸料至要求厚度h3;
吸胶压实;
包容机匣整体区域铺层预浸料至要求厚度h4,在两端法兰区域R角处各环向布置一根内刻蚀光栅的光纤;
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7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