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火材料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48885.6 | 申请日: | 202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4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正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8 | 代理人: | 蓝晓玉 |
| 地址: | 063302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材料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加工方法,属于耐火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通过对混合粉进行加热升温,使其具有热量,在取多个热散球与液体酚醛树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混合粉进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热散球可以通过对热量的感知来获悉混合粉的分布情况,当混合粉较为聚集时容易形成树脂球,此时热散球感知到较高的热量会触发膨胀动作,从而对聚集的混合粉进行分散,相比于外部的混合手段,本发明可以通过热散球对于热量的感知来间接反馈出混合粉的分布情况,进而针对性的进行膨胀来促进混合粉的均匀分散,从而提高耐火材料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火材料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
结合剂在含碳耐火材料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泥料的混练、成型性能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就混练而言,需要结合剂对耐火骨料和碳素材料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其中,对碳素材料润湿性最好的结合剂是有机结合剂中的液体酚醛树脂。
相关技术中,树脂结合含碳耐火材料混练的加工方式是将细粉料与碳素材料放入预混器中预混合,制成混合粉;混练时先将颗粒料加入到混练机中,干混几分钟,再在混练机转动时分散加入液体酚醛树脂,混几分钟后再加入混合粉。其中,颗粒料占60%-63%,液体酚醛树脂4%-5%,混合粉37%-40%,而因混合粉中的碳素材料和细粉料容易被较多的树脂粘结而形成直径为1-7cm的树脂球,而树脂球耐侵蚀性差,混入泥料中制成的砖中会形成易侵蚀区,导致发生事故,因此需要增加工序筛出树脂球,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为了尽量避免树脂球的形成,需要加入更多的混合粉,其中37%-40%混合粉中的一部分即为该作用,而混合粉的价格较贵,从而提高了原料成本。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材料加工方法,可以通过对混合粉进行加热升温,使其具有热量,在取多个热散球与液体酚醛树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混合粉进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热散球可以通过对热量的感知来获悉混合粉的分布情况,当混合粉较为聚集时容易形成树脂球,此时热散球感知到较高的热量会触发膨胀动作,从而对聚集的混合粉进行分散,相比于外部的混合手段,本发明可以通过热散球对于热量的感知来间接反馈出混合粉的分布情况,进而针对性的进行膨胀来促进混合粉的均匀分散,从而提高耐火材料的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火材料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比的组分:颗粒料70%-82%;碳素料3%-6%;液体酚醛树脂3%-6%;细粉粉12%-28%;
S2、将碳素料和细粉料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然后对其进行加热进行升温处理;
S3、取多个热散球与液体酚醛树脂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粉混入至液体酚醛树脂中,并进行缓慢的搅动;
S4、搅动的过程中间歇性停顿,停顿时间保持10-20s,在搅拌结束后通过磁铁吸附出热散球;
S5、将搅拌好的物料和颗粒料共同投入至混料机内,混料机转动20-30min混料后制成泥料并出料。
进一步的,所述热散球包括中空球壳、多片分料膜层以及多个内胀套,所述中空球壳上开设有多个与分料膜层相匹配的膨胀孔,且分料膜层镶嵌连接于膨胀孔内,所述内胀套均匀连接于中空球壳内侧,且内胀套与分料膜层相对应,分料膜层可以感知到混合粉的热量分布,然后基于不同的热量,内胀套触发不同程度的膨胀动作,进而促使分料膜层向外界膨胀然后对混合粉进行一定的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正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正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8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白芽奇兰雨水青的花香型红茶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圆柱软包电池包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