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37167.9 | 申请日: | 202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8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樊卫阁;辛龙泉;陈勇;王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00 | 分类号: | E21D23/00;E21D11/14;E21D15/00;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工作面 端头 支护 方法 | ||
本申请的一种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方法,包括:在巷道掘进施工期间,在顺槽巷道的巷道顶板上且靠近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的一侧采用锚索与钢带结合的支护方式;在回采期间,在顺槽巷道和工作面的端头区域布置端头支架组,然后根据端头支架组与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之间的空顶距离选择支护方式:当空顶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不在端头区域设置单体密集支柱;当空顶距离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在端头区域设置单排密集支柱;当空顶距离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在端头区域设置新增端头支架,新增端头支架与端头支架组邻接。本申请根据端头区域不同的空顶距离进行支护优化,大大减少工人劳动量,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矿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端头支架与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之间会形成空顶,需要对空顶区域进行支护。
现有技术中,无论空顶距离大小均采取支设密集支柱进行支护的方法。密集支柱是在采煤工作面放顶线上架设的一排或两排大密度的支柱,密集支柱能够防止巷道顶板来压时,因单体支柱稳定性差等原因而出现的顶板大量下沉或沿工作面切落的问题,但密集支柱需工人进入端头区域支回多根单体支柱,同时端头区域安全系数低,具有耗费人工且效率低下的缺陷;且当空顶距离较大时,密集支柱支护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方法,以解决采用密集支柱进行支护效率低下且空顶距离较大时仅采用密集支柱支护效果欠佳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巷道掘进施工期间,在顺槽巷道的巷道顶板上且靠近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的一侧采用锚索与钢带结合的支护方式;
在回采期间,在所述顺槽巷道和工作面的端头区域布置端头支架组,然后根据所述端头支架组与所述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之间的空顶距离选择支护方式:
当所述空顶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不在所述端头区域设置单体密集支柱;
当所述空顶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在所述端头区域设置单排密集支柱;
当所述空顶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在所述端头区域设置新增端头支架,所述新增端头支架与所述端头支架组邻接。
进一步地,所述锚索与钢带结合的支护方式为:
在所述顺槽巷道的顶板上且靠近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的一侧铺设有若干条钢带,所述若干条钢带沿所述巷道顶板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等间距排列;所述每条钢带上设置三至四个孔,所述孔中对应穿设有锚索,所述锚索远离所述巷道顶板的一端以及连接有托盘和锚索锁具。
进一步地,同一条所述钢带上的所述锚索之间的距离为1.4米-1.5米,每条所述钢带的长度为3.2米-3.4米,相邻所述钢带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且间隔距离为1米-1.1米。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支架组至少包括4台端头支架,且按从所述工作面的端头区域到所述顺槽巷道的端头区域的方向排列,距离所述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最近的所述端头支架与所述非工作面采空区侧巷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空顶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密集支柱为沿所述顺槽巷道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等间距排布的多根支柱;
当所述空顶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还可在所述端头区域设置双排密集支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1.3米-1.7米,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2.3米-2.7米,第三预设值的区域范围为1.9米-2.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