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煤车辆监控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其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25158.8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平;陈玉庆;周英彪;姚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孟仕杰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车 监控 预警 方法 系统 设备 及其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煤车辆监控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其介质,包括:获取第一地理位置、第二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通过第一地理位置、第二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的行驶状态,若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或驶入电厂,执行S3,若行驶状态为静止状态或远离电厂,生成第一行驶异常警报;根据第一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距离电厂的第一距离,若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执行S4,若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生成第二行驶异常警报;获取运煤车辆在设定时间段内进入电厂的进厂次数,若进厂次数大于设定次数,生成第三行驶异常警报。不能实时对未进电厂的运煤车辆进行监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场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煤车辆监控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其介质。
背景技术
燃料是火力发电厂(简称电厂)生产运行的物质基础,燃料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的安全和稳定,燃料成本占电力生产成本的70%左右,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而燃料进入电厂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运煤车辆,因此需要对运煤车辆的运行进行管理,控制进入电厂的燃料的成本。
现有技术的运煤车辆管理通常是聘用专门的管理人员,每天在电厂记录运煤车辆的进厂情况,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不能实时对未进电厂的运煤车辆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不能实时对未进电厂的运煤车辆进行监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煤车辆监控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其介质。
第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煤车辆监控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的第一地理位置、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第二地理位置和电厂的第三地理位置;
S2,通过第一地理位置、第二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的行驶状态,行驶状态包括正在行驶、静止状态、远离电厂和驶入电厂中的任一项,若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或驶入电厂,执行S3,若行驶状态为静止状态或远离电厂,生成第一行驶异常警报;
S3,根据第一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距离电厂的第一距离,若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执行S4,若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生成第二行驶异常警报;
S4,获取运煤车辆在设定时间段内进入电厂的进厂次数,若进厂次数大于设定次数,生成第三行驶异常警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运煤车辆监控预警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地理位置、第二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的行驶状态,通过行驶状态对未到达电厂的运煤车辆进行监控预警,一旦运煤车辆静止不动或远离电厂,实时生成第一行驶异常警报;通过第一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当前时刻距离电厂的第一距离,通过第一距离和第一预设距离的比较,若判断为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实时生成第二行驶异常警报,若判断为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通过运煤车辆在设定时间段内进入电厂的进厂次数监控到达电厂的运煤车辆是否重复进入电厂,若设定时间段内运煤车辆进厂次数大于设定次数,则判断为重复进入电厂,生成第三行驶异常警报,通过上述方法,即可对未进电厂的运煤车辆进行监控,解决了不能实时对未进电厂的来煤车辆进行监控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运煤车辆监控预警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S2具体包括:
S21,根据第一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在当前时刻距离电厂的第一距离
S22,根据第二地理位置和第三地理位置,得到运煤车辆在上一时刻距离电厂的第二距离;
S23,比较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若第一距离不等于第二距离,则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若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则行驶状态为静止状态,若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则行驶状态为远离电厂,若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则行驶状态为驶入电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5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