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酱醪及其制作方法、酱油原油、酱油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96620.6 | 申请日: | 2022-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8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何伟杰;文志州;李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A23L27/24;A23L11/50;A23L7/104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灿 |
| 地址: | 528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作方法 酱油 原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醪的制作方法,包括对小麦粉进行调质、挤压膨化、破碎而制得同时具有粉状颗粒物和片状颗粒物的膨化小麦粉,将膨化小麦粉与豆类物料混合拌料,制曲以及发酵的步骤。通过控制粉状颗粒物和片状颗粒物的尺寸及含量比例,能够显著改善制曲混合料的物料均匀程度,有助于消除制曲中的局部高温和烧曲现象,可显著提升曲料的质量及稳定性,进而为后续发酵创造良好条件。使用该酱醪可进一步制得风味口感较佳的酱油原油、酱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酱醪及其制作方法、酱油原油、酱油,此外,还涉及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酱油的生产多以黄豆、豆粕为蛋白原料,以小麦粉为淀粉原料,黄豆或豆粕经蒸煮后直接与面粉按照一定比例拌匀,接种后制曲,曲料成熟后经发酵获得酱油。然而,这些传统生产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制曲阶段,面粉与黄豆、豆粕混合后容易结团,导致在制曲过程容易出现局部高温,造成曲料质量不稳定,并且高温区域易滋生杂菌,影响曲料发酵质量;此外,小麦面粉的淀粉糊化度较低,不利于糖化酶的降解,发酵获得的酱油中还原糖含量偏低,不利于发酵后期形成色泽、香气。
因此,有必要开发生产酱油的新方法,以提高制曲工艺的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酱醪的制作方法,小麦类物料和豆类物料混合更均匀,制得的酱醪中杂菌生长受抑制,质量更稳定,进一步制得的酱油原油和酱油风味口感更佳。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酱醪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小麦粉进行调质,然后进行挤压膨化,制得膨化小麦粗粉;
将所述膨化小麦粗粉采用磨辊方式进行破碎,制得膨化小麦粉;其中,所述膨化小麦粉基本为粉状颗粒物和片状颗粒物的混合物;
将所述膨化小麦粉与豆类物料混合拌料,获得制曲混合料;
将所述制曲混合料进行制曲,制得成曲;
将所述成曲进行发酵,制得酱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小麦粉的粒径为(+)40目,优选(+)40(-)50目;及/或,
调质温度为90~110℃;及/或,
所述小麦粉经调质后的水分含量为20%~35%,以重量百分比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膨化的步骤中,蒸汽压力为3~5.5MPa,膨化温度为130~150℃;及/或,
所述膨化小麦粉的淀粉糊化度为90%~100%;及/或,
所述膨化小麦粉的容重为300~500g/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磨辊方式进行破碎的步骤中,
提供所述粉状颗粒物的磨辊破碎参数包括:磨辊间隙为1mm,磨辊转速为300rpm;
提供所述片状颗粒物的磨辊破碎参数包括:磨辊间隙为2mm,磨辊转速为200rpm。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提供所述粉状颗粒物的磨辊破碎参数包括:磨辊间隙为0.2~1mm,磨辊转速为300~400rpm;
提供所述片状颗粒物的磨辊破碎参数包括:磨辊间隙为2~3mm,磨辊转速为150~200rp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膨化小麦粉中,所述粉状颗粒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45%,所述片状颗粒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5%~70%;及/或,
所述粉状颗粒物的粒径为(+)40(-)80目;及/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6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药制备用多级复式蒸馏塔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