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支架及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57808.2 | 申请日: | 2022-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7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蒋鹏飞;顾晓凤;邓锡铜;陆宝祥;夏振国;沈一春;符小东;揭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中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唐强;刘芳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支架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支架及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其中,固定支架包括:板状部、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立柱部以及设置在板状部上的夹持部;板状部设置有用于供微带线紧固安装的安装表面;立柱部的连接端与板状部紧固连接,立柱部的自由端用于与天线的底板可拆卸地连接;夹持部设置在安装表面的边缘处并用于夹持与微带线电连接的同轴线,以使微带线与同轴线的连接点在板状部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天线包括:微带线、底板以及上述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立柱部和板状部;立柱部的自由端与底板可拆卸地连接;微带线紧固安装在板状部的安装表面上,从而可以确保微带线不会产生机械变形或翘曲,以保证天线的整机互调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及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线通信技术领域中,微波传输线主要有同轴线、微带线、带状线、波导或谐振腔等形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至少两种形式的微波传输线相结合,例如,微带线和同轴线相互转接。
相关技术中,天线包括微带线、同轴线、底板以及安装板。微带线安装在安装板,并且微带线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同轴线连接。其中,微带线包括沿微带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导体层、基材层以及接地层。导体层包括微带线路、至少一个输入端以及至少一个输出端。导体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用于与同轴线电连接。安装板与底板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将微带线安装在底板上。
然而,上述的微带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天线的整机互调值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支架及天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带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机械变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支架,包括板状部、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立柱部以及设置在板状部上的夹持部;
所述板状部设置有用于供微带线紧固安装的安装表面;
所述立柱部的连接端与所述板状部紧固连接,所述立柱部的自由端用于与天线的底板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安装表面的边缘处并用于夹持与所述微带线电连接的同轴线,以使所述微带线与所述同轴线的连接点在所述板状部上的位置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板状部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微带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为所述安装表面。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卡夹部和第二卡夹部;
所述第一卡夹部和所述第二卡夹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板状部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卡夹部用于夹持与所述微带线的输入端电连接的所述同轴线,所述第二卡夹部用于夹持与所述微带线的输出端电连接的所述同轴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夹部包括具有第一斜面的第一斜台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第一夹板部和第二夹板部;所述第一夹板部、所述第二夹板部以及所述第一斜面共同限定出第一夹持空腔,所述第一夹持空腔的中心线倾斜于所述板状部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卡夹部包括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二斜台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面上第三夹板部和第四夹板部;所述第三夹板部、所述第四夹板部以及所述第二斜面共同限定出第二夹持空腔,所述第二夹持空腔的中心线倾斜于所述板状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空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状部的夹角为5°~45°;或者,所述第二夹持空腔的中心线与所述板状部的夹角为5°~45°。
可选地,所述立柱部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与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在装配所述立柱部和底板时,定位所述立柱部和底板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中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中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7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