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39613.5 | 申请日: | 2022-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倪聪;王稳;万雨飞;汤雪峰;李相臣;曾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2F10/28 | 分类号: | B22F10/28;B22F10/64;B22F5/10;B23P15/00;F28D21/00;B33Y10/00;B33Y40/10;B33Y40/20;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夏晓杰 |
| 地址: | 215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激光 选区 烧结 技术 换热器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产品需求,通过三维软件绘制换热器的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并确定各部件三维模型成形生长方向;
S2,利用切分软件将S1中获得的零件三维模型在成形生长方向上进行分层块处理,确定增材制造程序编译;
S3,将增材制造的原料投入增材制造设备中,并对增材用基板表面进行清理;
S4,将S2中的到的增材制造程序导入增材制造设备中,通过增材制造设备逐步堆叠成三维零件;
S5,将生产完成的零件进行退火,以消除零件的残余应力;
S6,对零件进行检查,以保证零件无裂纹缺陷;
S7,将生产完成的换热器的各部件通过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芯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体上的热进液法兰、热出液法兰、冷进液法兰和冷出液法兰,所述芯体包括交替叠加设置的若干第一传热层和第二传热层,所述第一传热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进液法兰、所述热出液法兰连接,所述第二传热层分别与所述冷进液法兰、所述冷出液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层为仿生蜂巢分形网络结构,由若干间隔排列的隔柱组成,且相邻所述隔柱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热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柱的截面呈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热层包括至少一组流道组,所述流道阻包括一根进液流道、一根出液流道和至少一根连接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流道的两端,组成“Z”形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所述连接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的管道截面均为圆形,且直径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通过磨床对基板表面进行打磨,最后用丙酮擦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将原材料加热至200℃,再通过增材制造设备的铺粉装置按照预定粉末厚度在成形缸表面铺设一层粉末,增材制造设备按照轮廓数据控制高能束选择性的熔化隔层粉末材料,逐步堆叠成三维零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层粉末厚度控制在0.1-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激光选区烧结技术的换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裂纹检测通过工业CT缺陷检测和荧光探伤方法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96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