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5074.X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鲜明;鲍杰;孙煜;朱江辉;茅康伦;陈亚健;何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18;F28F9/2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赵洁修 |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换热基板(100),且多个所述换热基板(100)沿着厚度方向重复排列设置,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换热流道(300),所述换热流道(300)用于流通冷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基板(100)包括主体部(110),同一所述主体部(110)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部(120)和第二弯折部(130),且所述第一弯折部(120)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30)均朝向同一方向延伸,同一所述换热基板(100)的主体部(110)、第一弯折部(120)和第二弯折部(130)配合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的主体部(110)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换热流道(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基板(100)还包括第一卡板(121)和第二卡板(131),
所述第一卡板(12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12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110)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0)远离所述主体部(110)的一侧边缘,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板(12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22),所述换热基板(100)的第一卡板(121)插置于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的第一卡槽(122),
所述第二卡板(131)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13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110)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30)远离所述主体部(110)的一侧边缘,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板(131)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32),所述换热基板(100)的第二卡板(131)插置于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的第二卡槽(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22)的底壁设有第一防脱凸起(123),且所述第一防脱凸起(1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板(12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对应所述第一防脱凸起(123)设有第一卡孔(124),所述第一防脱凸起(123)能够卡入所述第一卡孔(124),以使所述第一卡板(121)与所述第一卡槽(122)卡接,
所述第二卡槽(132)的底壁设有第二防脱凸起(133),且所述第二防脱凸起(13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卡板(13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对应所述第二防脱凸起(133)设有第二卡孔(134),所述第二防脱凸起(133)能够卡入所述第二卡孔(134),以使所述第二卡板(131)与所述第二卡槽(132)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121)的边缘呈阶梯状,且对应所述第一卡槽(122)的侧壁呈阶梯状;
及/或,所述第二卡板(131)的边缘呈阶梯状,且对应所述第二卡槽(132)的侧壁呈阶梯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一弯折部(120)分布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板(121),且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对应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122);
及/或,同一所述第二弯折部(130)分布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板(131),且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对应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槽(13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0)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11),所述通孔(111)的边缘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三卡板(141),且所述第三卡板(141)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11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110)的方向延伸,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板(141)相配合的第三卡槽(142),所述换热基板(100)的第三卡板(141)插置于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00)的第三卡槽(1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50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