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箱梁顶推过程安全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3014.4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辉;俞仲明;秦进远;焦庆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E01D2/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曹坤 |
| 地址: | 210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箱梁顶推 过程 安全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箱梁顶推过程安全预警方法。属于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步骤:在钢箱梁上布置应力传感器及标记线形采集点,采集其数据作为初始值;开启设备控制器进行顶推并采集应力及线形的数据;将应力、线形数据减去应力、线形的初始值;将钢箱梁应力采集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将两者偏差±10%作为应力安全预警限;将钢箱梁线形值与理论计算线形结果对比,将两者偏差±1cm作为线形安全预警限;当达到应力安全预警限时,停止顶推,查找原因后继续顶推;当达到线性安全预警限未达应力安全预警限时,继续顶推,以调整各顶升点顶升力的方式进行逐步纠偏调整。本发明具有控制标准明确、易于实现、能保障钢箱梁施工顶推过程中结构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钢箱梁顶推过程安全预警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以应力控制为主线形控制为辅的钢箱梁顶推过程安全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顶推施工技术建设速度快对既有交通影响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钢箱梁施工建设过程中。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桥梁的边界条件及荷载条件在整个顶推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使得钢箱梁的应力及线形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中,钢箱梁结构的安全性,确保成桥后钢箱梁的结构内力及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对钢箱梁顶推过程中的应力及线形进行监控。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中给出了钢箱梁桥成桥时的应力及线形控制标准,但是现有规范中对于钢箱梁桥顶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标准、控制数值却未有。施工过程中钢箱梁的结构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且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现,对及早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因此,明确钢箱梁顶推过程中的安全预警方法对于保障顶推施工过程的安全,确保钢箱梁成桥时满足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以应力控制为主线形控制为辅的钢箱梁顶推过程安全预警方法,以明确可控的标准对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预警。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箱梁顶推过程安全预警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
(1)、在钢箱梁尾部、1/4跨、跨中、前端布置应力传感器,用于采集钢箱梁顶推过程中不同截面钢箱梁的应力;所述布置应力传感器的位置为钢箱梁尾部、1/4跨、跨中、前端,是由于基于理论的计算分析,分析关注的是钢箱梁尾部、1/4跨、跨中、前端的应力情况,其他工程情况可根据需求设置应力传感器布置位置;
(2)、在钢箱梁顶面纵向每间隔5m,横向每个腹板位置,标记线形采集点;所述线形采集点的位置为钢箱梁顶面纵向每间隔5m,横向每个腹板位置,是由于基于理论的计算分析,分析关注的是钢箱梁顶面纵向每间隔5m,横向每个腹板位置的变形情况,其他工程情况可根据需求设置线形采集点的位置;
(3)、待应力传感器、线形采集点布置到位后,采集其应力及线形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作为初始值;
(4)、开启钢箱梁顶推设备控制器开始钢箱梁顶推过程,并采集钢箱梁顶推过程中应力及线形的数据;
(5)、将步骤(4)中采集的顶推过程中的应力、线形数据减去步骤(3)中采集的应力、线形的初始值,即为当前钢箱梁的应力及线形(即得到当前钢箱梁的应力的采集值及线形的线形值);所述当前钢箱梁的应力及线形,即是采集应力及线形时刻的钢箱梁顶推所处的位置;
(6)、将钢箱梁应力采集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以采集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偏差±10%作为应力安全预警限;所述理论计算结果为采用桥梁计算分析软件根据桥梁结构情况、顶推工况计算出的理论数据;
(7)、将钢箱梁线形值与理论计算线形结果对比,以采集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偏差±1cm作为线形安全预警限;所述理论计算结果为采用桥梁计算分析软件根据桥梁结构情况、顶推工况计算出的理论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3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