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信号传输的智能空气调节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2034.X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6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甘玉玺;金志虎;尹霞;甘海豹;金毅;甘海玉;金昌君;许明玉;苏晓琳;金东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康(深圳)智能有限公司;深圳金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F24F11/64;F24F11/74;F24F11/89;F24F7/007;F24F8/60;A62B18/02;A62B18/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于波 |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信号 传输 智能 空气调节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信号传输的智能空气调节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传感单元通过传感设备采集初始参数;人工智能单元通过送风量调节算法为人体补充新风和氧气;人工智能单元通过能量饮料补给算法或手动方式为人体补充体能。本发明可以为在室内外环境长时间作业的佩戴者自动换气,供氧和提供能量补给,全程无需摘取该基于物联网信号传输的智能空气调节装置,尤为适合医护人员和当下日益严峻的疫情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信号传输的智能空气调节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隔离装置特别是面罩,对防止粉尘颗粒污染物进入人体、减少对肺部器官的损害和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面罩分自吸过滤式面罩和供气式两种,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面罩均为过滤式的面罩,只是简单的用防护材料挡住口鼻以达到阻挡对人体有害物质的目的。少数的供气式面罩也是以手动调节送风档位为主,无法做到跟随环境变化以人工智能的方式调节送风量和供氧量。
且在当前复杂的疫情环境下,医护人员在做手术时需要在手术期间全程佩戴面罩,当手术时间比较长的时候,由于传统的面罩对佩戴者的嘴部进行了严密的遮挡,在佩戴过程种佩戴者无法做到进食或饮用任何东西。
若佩戴面罩的人为需要长时间进行手术的医生,若体能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极易造成手术失误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手术通常在密闭空间中进行,随着手术的进行,室内的空气质量会变得越来越差,从而影响医护人员的状态。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调节送风量和能量补给的智能空气调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信号传输的智能空气调节方法和装置,其包括下列步骤:
传感单元通过传感设备采集初始参数;
人工智能单元通过物联网接收传感单元发送的信号,并通过送风量调节算法为人体补充新风和氧气;
人工智能单元通过物联网接收传感单元发送的信号,并通过能量饮料补给算法或手动方式为人体补充体能。
其中,传感设备包括氧气浓度仪、新风量监测仪、人体能耗检测仪。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中时,室内的新风量和氧气浓度会逐渐降低,如果人体此时佩戴了面罩,导致与空气的接触面变小时,新风量和氧气含量会比一般情况更加稀缺,所以人体处在密闭环境一段时间后就需要为室内加入新风和新鲜的氧气进行补充。若此时人处在某种状态不方便手动调节新风设备和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换气时,则需要获取初始的环境参数并通过一种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调节含氧量和送风量来达到上述目的。该初始参数包括;人体脸部所在空间的氧气浓度,新风量,人体的实时总能量消耗量。
进一步地,该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人体所在区域的氧气浓度数值是否位于19.5%至23.5%的区间;
若结果为是,则进行下一个步骤,否则通过物联网协议联锁启动室内增氧设备,直至氧气浓度数值位于19.5至23.5%的区间;
判断人体脸部所在空间的新风量是否大于30m3/h;
若结果为否,则通过物联网协议联锁启动室内新风机,直至新风量数值大于30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康(深圳)智能有限公司;深圳金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康(深圳)智能有限公司;深圳金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