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1289.4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魏卓;曹秋云;曹爱华;段凯迪;徐泽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字云储(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H02J3/32;H02B1/20;H02B1/24;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 地址: | 71011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合 能源 供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新型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智能配电柜、柴油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市电系统以及新能源系统;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和所述储能系统均位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集装箱的数量为1~N个;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和所述储能系统的输出接入所述智能配电柜的交流母线;所述市电系统和所述新能源系统接入所述智能配电柜的交流母线;所述交流母线通过开关给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发电机组还连接有柴油发电机组控制器,所述柴油发电机组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柴油发电机组电能的接入和切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储能PCS以及储能控制器;所述储能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电能的接入和切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系统包括市电控制器,所述市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市电的接入和切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系统包括新能源控制器,所述新能源控制器用于控制新能源的接入和切出。
6.一种新型混合能源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四种供电方式,分别为新能源系统、市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方式;市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方式;新能源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方式以及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新能源系统、市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新能源系统输入功率足够大时,使用新能源系统给负载供电以及给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输送电能给电网;
当新能源系统输入功率不足时,使用新能源系统与储能系统并联给负载供电;
当负载变大,新能源系统与储能系统不满足负载要求时,使用新能源系统,储能系统和市电系统混合能源给负载供电;
如果功率还不满足,柴油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市电系统和新能源系统一起给负载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市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市电容量足够时,使用市电给负载供电以及给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
当负载增大,市电容量不足时,使用储能系统与市电系统一起给负载供电;
当负载再增大,柴油发电机组切入,与储能系统和市电系统一起给负载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新能源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新能源容量足够时,使用新能源系统给负载供电以及给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
当负载增大,新能源容量不足时,使用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系统一起给负载供电;
当负载再增大,柴油发电机组切入,与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系统一起给负载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混合能源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供电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负载较轻时,使用储能系统给负载供电;
当负载增大时,柴油发电机组切入,与储能系统同时给负载供电;
当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电池电量不足时,柴油发电机组给负载供电的同时给储能系统充电;
当负载减小,储能系统电池电量足够时,柴油发电机组切出,使用储能系统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字云储(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数字云储(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12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腰果仁脱皮系统
- 下一篇:焦化行业烟气尘硝硫NMHC一体化协同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