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04009.9 | 申请日: | 2022-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5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许晓伟;周桂珍;叶超;吴军伟;郑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G01R1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杨淑芳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电 更换 电表 | ||
本发明涉及不停电更换电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包括表体,所述表体下端设置有与内部电性连接的挤压弧,本发明能够通过基座不动的方式,来对电表进行更换,且更换过程简单,不用进行电路的重新连接,大大降低了电表更换进行重新接线导致的接线风险,且每次电表更换仅需要更换电表核心部分,不需要进行全部更换,大大减低了使用成本,中间件的循环使用更是大大提升了环保性;软线处理装置能够在软线丝接线出现问题时在保证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捋线并接线,一改传统线丝容易散落后只能进行断电连接的弊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停电更换电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表在更换过程中往往需要先进行断电,后接表,而断电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影响企业的设备工作状态,严重影响设备寿命和企业效益,且目前的更换电表装置更换手段繁琐,往往需要更换全部表体,十分浪费,目前的电表更换装置在线束丝连接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包括表体,所述表体下端设置有与内部电性连接的挤压弧,所述挤压弧为多片式设计,所述挤压弧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挤压弧外部还设置有可以与凹槽对应的紧固环,所述挤压弧由下至上其厚度逐渐增加,所述挤压弧中可以伸入中间导体,所述中间导体中部固定连接在绝缘体上,所述绝缘体上半部分可以卡入所述表体下端、下半部分可以卡入固定基座上端,所述中间导体下端可以伸入切换片的开孔中,所述切换片固定连接在切换轴上,所述切换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上侧的左右侧壁面上,所述固定基座下侧均匀设置有可供导线伸入所述接线腔,所述接线腔内部设置有经所述切换轴与所述切换片电性连接的线束,所述接线腔前侧可以安置绝缘板,所述固定基座前侧还设置有能够将其完全遮盖的拆卸盖;所述接线腔中设置有能在导线为线束丝组成的软线时够在保持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线束处理的软线处理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软线处理装置包括操作片,所述操作片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在滑条上,所述滑条滑动连接在顶片底壁上,所述顶片外端固定连接有凸耳,所述凸耳能够与所述接线腔内部设置的滑道相配合,所述滑条下端面上还滑动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中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侧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顶片下端面啮合,所述螺套内侧端固定连接有捋线叉。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可供螺丝拧入的螺纹孔,可以将线束通过螺丝压在所述接线腔上。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表体前侧开口处可以通过盖板进行遮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能够通过基座不动的方式,来对电表进行更换,且更换过程简单,不用进行电路的重新连接,大大降低了电表更换进行重新接线导致的接线风险,且每次电表更换仅需要更换电表核心部分,不需要进行全部更换,大大减低了使用成本,中间件的循环使用更是大大提升了环保性;2、软线处理装置能够在软线丝接线出现问题时在保证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捋线并接线,一改传统线丝容易散落后只能进行断电连接的弊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4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