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99282.7 | 申请日: | 2022-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宫晨;李强;王东锋;杨风艳;曲延涛;陈广宁;宋立新;王蒙;郭宁;尚继飞;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1/02 | 分类号: | B60P1/02;B60P3/00;B66C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 |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工程 大型 甲板 运输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涉及可调整甲板片刚度的运输工艺技术领域。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包括立柱和平板车,立柱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吊耳转动连接有拉杆,拉杆设置有多个,两拉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甲板片,立柱底部固定于甲板片中心,甲板片底部四周等距安装有支撑垫墩,平板车活动于甲板片下方,平板车位于支撑垫墩之间,拉杆设置有多个,拉杆包括钢管,钢管两端均设置有枢接点。本发明通过在甲板片中间立一根立柱,立柱上端连接多个可拆卸的拉杆,连接到甲板片偏重的两端。限制甲板片平板车运输时四周偏重部位结构位移,解决了平板车无法将甲板片完全顶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调整甲板片刚度的运输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海洋工程或其他钢结构的甲板片运输,多使用带自顶升功能的液压平板车运输。甲板片制造完成后,平板车驶入甲板片下方,然后平板车顶升,将甲板片(带支撑垫墩)顶起至临时支撑垫墩离地。由于海洋工程甲板片越来越大,结构形式各异,甲板片刚度也不尽相同,而且甲板片数量繁多,一个平台的甲板片即可能多达几十个。平台结构形式的设计千差万别,难免会出现个别甲板片由于平台设计结构形式不对称造成重量单角或多角偏重的情况,例如:甲板片在火炬臂底座,吊机立柱等位置强结构密集,重量集中,且又位于甲板片边缘。此类甲板片在制造完成后使用平板车运输时,极容易出现边缘偏重的部分结构挠度过大,致使平板车无法将甲板片完全顶起。
所以需要寻求一种能够克服甲板片本身刚度不足时,能够安全运输大型甲板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包括立柱和平板车,立柱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吊耳转动连接有拉杆,拉杆设置有多个,两所述拉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甲板片,所述立柱底部固定于甲板片中心,所述甲板片四周安装有支撑垫墩,所述平板车活动于甲板片下方,平板车位于支撑垫墩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拉杆设置有多个,拉杆包括钢管,所述钢管两端均设置有枢接点,相邻钢管直接通过轴销枢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甲板片顶部对角位置分别为局部质量集中而易导致的第一变形部位和第二变形部位,第一变形部位和第二变形部位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分别与拉杆通过轴销枢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耳与立柱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拉杆和第一吊耳及第二吊耳之间通过轴销枢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板车,具有抬升和主动行动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耳与甲板片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方法,使用了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其运输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在甲板片制造位置的下方布置制造支撑垫墩,并进行甲板片的制造;步骤二:根据甲板片局部重量分布情况,在甲板片边角第一变形部位和第二变形部位焊接第二吊耳;步骤三:在甲板片顶部接近中心位置焊接立柱;步骤四:然后使用多个合适长度的拉杆通过枢接的形式连接立柱上的第一吊耳和甲板片上的第二吊耳;步骤五:平板车进入甲板片下方,平板车起升,将甲板片顶起从而运输至下一工序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海洋工程大型甲板片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通过在甲板片中间立一根立柱,立柱上端连接多个可拆卸的拉杆,连接到甲板片偏重的两端。限制甲板片平板车运输时四周偏重部位结构位移,解决了平板车无法将甲板片完全顶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海洋平台大型甲板片运输新工艺各部分结构说明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甲板片运输辅助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9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