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窄带物联网的农业检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95253.3 | 申请日: | 2022-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9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钰;周俊呈;叶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焕敏 |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窄带 联网 农业 检测 系统 | ||
一种利用窄带物联网的农业检测系统,它涉及农业检测领域。它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大气压力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窄带物联网、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中央处理器、外接终端、警示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与大气压力检测模块通过窄带物联网连接至数据采集模块,且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窄带物联网连接其光照强度检测模块与气体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在中央处理器上,中央处理器与外接终端相互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窄带物联网进行农业检测,不仅可以避免使用线路的部署,更加便捷方便,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波动,更加稳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窄带物联网的农业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同时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具有支持海量连接、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突破性技术。与主控芯片进行可通过串口进行连接并通过AT指令进行控制。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而农业检测则是对其农业生产进行检测与监视的一种现代科技的延伸,而现有农业检测中,一般是采用有线网络进行传输或采用网络信号进行连接,从而需要进行部署线路,部署线路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较为复杂不便,而采用网络连接,则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波动,无法保证其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窄带物联网的农业检测系统,通过利用窄带物联网进行农业检测,不仅可以避免使用线路的部署,更加便捷方便,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波动,更加稳定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窄带物联网的农业检测系统,它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1、大气压力检测模块2、光照强度检测模块3、气体检测模块4、窄带物联网5、数据采集模块6、显示模块7、中央处理器8、外接终端9、警示模块10,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1与大气压力检测模块2通过窄带物联网5连接至数据采集模块6,且数据采集模块6通过窄带物联网5连接其光照强度检测模块3与气体检测模块4,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连接在中央处理器8上,中央处理器8与外接终端9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8通过窄带物联网5与警示模块10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与中央处理器8均连接其显示模块7。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体的:所述外接终端9包括了移动终端91、本地终端92,所述移动终端91通过窄带物联网5与中央处理器8相连接,本地终端92与中央处理器8采用有线连接方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体的:所述中央处理器8为STM32F407核心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体的: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1为DHT11温湿度传感器,DHT11温湿度传感器稳定性与可靠性都很好,广泛的应用在新兴物联网相关的监测领域,DHT11 内部自含温湿度校准系数,在采集温湿度数据的过程中会自动进行校准。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体的:所述大气压力检测模块2为BMP180大气压力传感器,BH1750大气压传感器是一款高精度、小体积、超低能耗的压力数字气压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体的:所述光照强度检测模块3为BH1750光照强度传感器,BMP180光照强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两线式串行总线接口的数字型光强度传感器集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5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