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蟹自动养殖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72887.7 | 申请日: | 2022-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加发;逯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今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3 | 代理人: | 邹军 |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蟹 自动 养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河蟹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河蟹自动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和养殖架,养殖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养殖池,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输送向每个养殖池中,每层养殖池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蟹盒,蟹盒内放置网箱,蟹盒包括环绕周侧设置的侧滤孔,最底部的侧滤孔与蟹盒底部留有间距,蟹盒底部设置有底部滤孔,滑动板滑动安装在蟹盒的底部,滑动板沿养殖池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的腰型槽,相邻两个腰型槽之间的间距与蟹盒的底部滤孔在养殖池长度方向上的间距相吻合,本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板将蟹盒的底部封堵时,配合侧滤孔距离蟹盒底部的间距,在蟹盒内部形成相对平静的水流环境,方便饲料均匀的分布供河蟹采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蟹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河蟹自动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河蟹是方蟹科绒螯蟹属节肢动物。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河蟹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河蟹是一种人工养殖较为广泛的水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养殖河蟹的方式仍为野外养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养殖水质和温度变化较大,天敌多,尤其在河蟹脱壳期更易受到天敌的伤害,使得河蟹成活率低于5%,人工放流回捕率不足1%,同时饲养周期长,需两年才能达到商品蟹规格。近年来也曾出现过在室内进行温房人造环境养殖河蟹的实践,提高了河蟹的成活率,并缩短了生长周期,但也由于养殖密度小、单位成本高、经济价值低而未能推广。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10979977.8”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河蟹养殖用蟹苗的微流水网箱培育方法,通过将蟹苗放置在培养装置中并向培养装置中持续的通水,使培养装置中的水保持流动,工作人员对培养装置中的蟹苗进行日常科学养殖管理,当蟹苗培育成型后,再将蟹苗从培养装置中取出进行放养。但是河蟹在网箱中培育会遇到投放的饲料随水流流动,无法使饲料均匀的被网箱内的河蟹食用,从而影响河蟹的生长效果,且河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饵粪便,在人工集中养殖过程中,残饵粪便不及时排出会导致水质逐渐恶化,导致后续河蟹养殖病害频发。因此清理养殖池中的残饵粪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河蟹自动养殖系统。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何在室内对河蟹进行饲养时既可以实现相对稳定的水流环境方便饲料均匀的铺洒在河蟹的生长环境内,又可以及时的对水流环境中河蟹产生的粪便进行及时的清理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蟹自动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和养殖架,养殖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养殖池,养殖池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养殖架上,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输送向每个养殖池中,每层养殖池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蟹盒,蟹盒用于放置网箱,蟹盒包括环绕周侧设置的侧滤孔,最底部的侧滤孔与蟹盒底部留有间距,蟹盒底部设置有底部滤孔,滑动板滑动安装在蟹盒的底部,滑动板沿养殖池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的腰型槽,相邻两个腰型槽之间的间距与蟹盒的底部滤孔在养殖池长度方向上的间距相吻合。
优选的,每个蟹盒的底部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限位安装滑动板,滑动板插装在每个蟹盒的卡槽中。
优选的,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滑动板表面向上延伸的竖直平板,竖直平板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把手。
优选的,养殖架的养殖池底部中部向下凹陷,养殖池的底部与蟹盒的底部之间形成截面为梯形的留空区。
优选的,蟹盒的开口朝向上方设置,蟹盒的开口处铰接安装有盒盖,盒盖用于封闭蟹盒内部的网箱。
优选的,养殖池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接口,第一法兰接口处连接输水管道,输水管道的输入端通过水管连接水泵的输出端,养殖池远离第一法兰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竖直贯通养殖池的排泄口,养殖池中的水通过排泄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识加智造(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2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