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37557.4 | 申请日: | 2022-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8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营;姜东;邓东阳;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98/10 | 分类号: | C07D498/10;C07D497/10;C07D513/10;C07D493/10;C07D495/10;C07F9/6574;C07F5/02;C07F7/08;C09K11/06;H10K85/60;H10K85/40;H10K50/12;H10K71/00;H10K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闫晓乐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螺环结构,该结构可以使化合物获得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该骨架具备给电子能力,并在此骨架上连接具备吸电子能力的基团,使其具有吸电子能力,这样更有利于电子和空穴在此区域传输和复合。类似螺环结构的化合物还具有合适的空间扭曲性,可以降低分子作用力,减小分子间堆叠,从而有利于降低浓度猝灭,降低效率滚降,有利于OLED器件的制备过程。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化合物还能使器件获得较长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按发光机理可分为电致荧光和电致磷光两种,荧光是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衰减跃迁,磷光则是三重态激子辐射衰减到基态所发射的光。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的限制,外量子效率普遍低于5%;电致磷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达到100%,外量子效率可达20%。1998年,我国吉林大学的马於光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教授分别报道了采用锇配合物和铂配合物作为染料掺杂入发光层,第一次成功得到并解释了磷光电致发光现象,并开创性的将所制备磷光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
CN112979536A公开了一种磷光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材料,可降低光电器件的驱动电压,显著提高光电器件的发光效率以及延长光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CN112778293A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适合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体或蓝光发光材料,具有更高的器件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热稳性和成膜性,玻璃化转变稳定高达139℃。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启动电压低,效率高、稳定性好,寿命长的优点。
CN107311978A公开了一种磷光主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材料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磷光主体材料具有为含有吡啶基和咔唑基的芴类化合物,具有宽能隙、高玻璃化温度和浓度淬灭效应小的特点。
然而,包括上述材料在内的磷光主体材料在发光性能、使用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其作为发光材料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要求,磷光主体材料在综合性能的改进和平衡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开发一种可以提高载流子传输速率以及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能,提高发光效率的化合物,以满足在电致发光技术领域中可得到更好的应用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结构:
其中L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30的杂芳基;
A独立地选自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的芳胺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30的杂芳基;
X和Y独立地选自O、S、或M-R,其中M为N、Si或B,R为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1-C10烷氧基、C6-C20芳基或C6-C20芳基氨基;
n为1-16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7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