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装球和发球功能排球训练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36097.3 | 申请日: | 2022-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廖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树树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9/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发球 功能 排球 训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装球和发球功能排球训练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弹出腔,且所述机体的右侧面内设有开口向后且向上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左侧面为斜面,所述机体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能够承载排球,所述缺口的前侧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本发明能够模拟真实比赛中先垫球,再扣球的流程,使得受训者具有适当的反应时间,并使得训练更加接近实际;本发明能够改变排球的拍击角度与拍击高度,具有较好的随机性,提高了训练效果;本发明能够一次性放入多个排球,且本发明在发射一个位于弹出腔内的排球后能够自动进行装填,使得训练过程更加连贯,减少了频繁装球所耗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球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球和发球功能排球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排球训练机一般包括一个套筒和一个弹出机构,且由弹出机构将位于套筒内的排球弹出,以模拟对方球员击球,从而达到训练效果。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该种设备一般需要人工对排球进行装填,且一般无法做到随机方向的出球,若排球的落点一直重复,则必然会影响训练效果,并且此种出球的方法难以使得受训者提前感受排球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装球和发球功能排球训练系统。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装球和发球功能排球训练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弹出腔,且所述机体的右侧面内设有开口向后且向上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左侧面为斜面,所述机体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能够承载排球,所述缺口的前侧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机体内还设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右侧面内设有向右贯通的通孔,所述机体的右侧面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气腔内的主轴,所述机体内设有由所述主轴驱动的带动机构,所述带动机构能够先使所述承载板上下运动,再使得所述转轴发生转动,所述转轴的后端固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侧面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转动连接有承载轴,且所述承载轴上固设有拍击板,所述连接板内设有能够带动所述拍击板摆动的调控机构,所述机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储球腔,所述储球腔的前侧面内设有与所述弹出腔连通的斜滑道,所述储球腔的后侧面内还设有顶出槽,所述顶出槽内前后滑动连接有顶出块,且所述机体内设有控制机构,当所述承载板向下运动时能够通过所述顶出块带动所述顶出块前后运动。
优选的,所述带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主轴左侧面内的螺纹槽,所述气腔内左右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面固设有延伸至所述螺纹槽内的螺纹轴,所述弹出腔和所述缺口的下侧面内各设有一个滑腔,所述滑腔与所述气腔连通,所述承载板的下侧面上固设有延伸至一个所述滑腔内的一号活塞杆,所述缺口的右侧面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面固滑动连接有一号齿条,所述一号齿条的下侧面固设有延伸至另一个所述滑腔内的二号活塞杆,所述缺口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有中空的环套,所述环套的内侧面通过卷簧连接于所述转轴,且所述环套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一号齿条啮合的一号齿轮,所述弹出腔的右侧面与所述缺口的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号控制器和二号控制器,所述气腔的侧面内设有气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一号控制器和所述二号控制器都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向外贯通的壳腔,所述壳腔的侧面通过二号弹簧连接有卡块,所述壳腔的侧面上还固设有作用于所述卡块的一号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调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板内开口向前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上侧面内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连接板下侧的一号往复丝杠,且所述控制槽内设有与所述一号往复丝杠连接的丝杠板,所述丝杠板的前侧面铰接有两个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之间通过一号弹簧进行连接,所述拍击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控制槽内并被两个所述夹持板所夹持。
优选的,所述一号往复丝杠的下端固设有上配合板,所述通孔的侧面内设有向上贯通至所述缺口内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侧面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通过一号锥齿轮组与所述主轴连接,且所述带动轴的上端固设有下配合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树树,未经廖树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6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