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逻辑门智能化检测真菌毒素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20566.2 | 申请日: | 202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华;潘家峰;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C12Q1/681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 地址: | 51065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逻辑 智能化 检测 真菌 毒素 新方法 | ||
1.一种真菌毒素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中含有发夹探针组;
所述发夹探针组包括发夹探针A、发夹探针B、发夹探针C、发夹探针D、发夹探针E、发夹探针F、发夹探针G和发夹探针H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发夹探针A~H的核苷酸序列为:
发夹探针A:5'-GATCGGGTGTGGGTGGCGTAAAGGGAGCATCGGACAGCTCCCTTTACAAAAAAAAAAA-3'(SEQ ID NO.1);
发夹探针B:5'-GTTGGGCACGTGTTGTCTCTCTGTGTCTCGTGCCCTTCGCTAGGCCCACAGCTCCCTTTACAAAAAAAAAAATGCCCAAC-3'(SEQ ID NO.2);
发夹探针C:5'-TCATCTATCTATGGTACATTACTATCTGTAATGTGATATGTTTTTTTTTTGCCACCCACACATAGATG-3'(SEQ ID NO.3);
发夹探针D:5'-GGGGTGTGGGTGGCGTAAAGGGAGCCCATGTATCGAGCTCCCTTTACGCCTGTGT-3'(SEQ ID NO.4);
发夹探针E:5'-TGTGTGTGTGTAAGGGAGCTCGATACATGGGCTCCCTTTACGCCCCATGTATCGA-3'(SEQ ID NO.5);
发夹探针F:5'-GATCGGGTGTGGGTGGCGTAAAGGGAGCATCGGACAGCTCCCTTTACGCCACCCACAC-3'(SEQ ID NO.6);
发夹探针G:5'-GTTGGGCACGTGTTGTCTCTCTGTGTCTCGTGCCCTTCGCTAGGCCCACAGCTCCCTTTACGCCACCCACACTGCCCAAC-3'(SEQ ID NO.7);
发夹探针H:5'-TCATCTATCTATGGTACATTACTATCTGTAATGTGATATGGTGTGGGTGGCGTAAAGGGAGCATTACAGAT-3'(SEQ ID NO.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毒素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
3.一种真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中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菌毒素检测试剂、酶链和底物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酶链的核苷酸序列为:酶链DNA1:5'-ACACAGGCGTAGACTCCGAGCCGGACGAAGTTACCCACACCCC-'3(SEQ ID NO.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链的核苷酸序列为:底物链DNA2:5'-TCGATACATGGAACTrAGGTCACACACACACA-'3(SEQ ID NO.10);其中,rA代表核酸A修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链上修饰有荧光基团和猝灭基团,所述荧光基团和猝灭基团分别修饰于酶切位点的对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真菌毒素检测试剂或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真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8.一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中的发夹探针组加热至92~95℃,然后冷却至室温,使其形成发夹结构;
(2)将检测样品、形成发夹结构的发夹探针组、权利要求4中的酶链和权利要求5中的底物链在25±2℃条件下孵育90~95min,检测荧光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样品为食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执行“OR-AND”和/或“OR-INHIBIT”分子逻辑门;
所述“OR-AND”分子逻辑门的检测体系为:
组分 终含量 检测样品 10μL 发夹探针A 200~300nM 发夹探针B 200~300nM 发夹探针C 200~300nM 发夹探针D 200~300nM 发夹探针E 400~600nM 酶链DNA1 200~300nM 底物链DNA2 200~300nM 氯化镁 10mM 2O]]> 补至100μL
所述“OR-INHIBIT”分子逻辑门的检测体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05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