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节点散热系统及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94489.8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3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孔祥涛;刘圣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节点 散热 系统 浸没 式液冷 服务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节点散热系统及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箱体单元、若干个服务器节点单元,所述箱体单元包括上开盖密封箱体、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所述上开盖密封箱体与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密封连接;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包括若干对管路快接头;所述若干对管路快接头并列排序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的上方;每个服务器节点单元底部设置有进液快接头和出液快接头;所述服务器节点单元包括整体密封结构。本发明以单服务器节点单元为最小单元进行隔离设计,液体集中在单节点内,通过单节点的内循环完成单服务器节点单元的散热,同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配置部署节点,实现节省冷却液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节点散热系统及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需求和产品的更新迭代,CPU、GPU的单体功耗越来越高,现在主流的风冷散热模式已经遇到瓶颈,无法满足整体系统的散热需求。浸没式液冷模式作为当前新型的一种散热方式,已经逐渐成为高功率系统散热的主流解决方案,大范围的数据中心系统已经逐步进行浸没式液冷系统的升级改造。
目前,浸没式液冷模式的散热解决方案采用箱体Tank形式,Tank为一个上端开口的箱体,通过把需要散热的设备放到箱体内部,然后往内部注满不导电液体,例如氟化液或合成油等,通过整个箱体内部的不导电液体的流动而带走设备散发的热量,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当前的浸没式液冷模式的散热解决方案是以整个箱体为主,是一种集中式的散热模式,所有的设备都放到一个共同的液体内部空间,共享所有的液体。不导电液体作为一种特殊材料制作的液体,价格昂贵;现有的技术方案不论内部放多少设备,都需要把整个箱体注满液体,所以箱体内部节点越少,散热成本越高,带来的成本收益越低,这样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分离式、单节点的重点散热,无法对液体进行隔离,节约液体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节点散热系统及浸没式液冷服务器,以单服务器节点单元为最小单元进行隔离设计,冷却液体集中在单节点内,通过单节点的内循环完成单服务器节点单元的散热,同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配置部署节点,而实现节省冷却液体的目的,同时可以解决当前的浸没式液冷散热模式中冷却液使用量高,箱体中液体相互依赖无法分离,不能根据服务器节点单元数量进行灵活配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式节点散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箱体单元、若干个服务器节点单元,
所述箱体单元包括上开盖密封箱体、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所述上开盖密封箱体与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密封连接;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用于对液体的进液或出液进行分流控制,包括若干对管路快接头;所述若干对管路快接头并列排序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的上方;
每个服务器节点单元底部设置有进液快接头和出液快接头,用于与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上方的每对管路快接头匹配对接进行液体传输;所述服务器节点单元包括整体密封结构,用于使液体在所述服务器节点单元内部流动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包括进液口、出液口、集液口,
所述进液口、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的侧壁,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横向平行设置并设置在所述出液口的上方,所述集液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靠近所述出液口的前壁,所述进液口用于外部液体注入,所述出液口用于液体的回流,所述集液口用于回收箱体内部的残留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分流控制单元还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电动球阀,
所述进液管路经所述进液口连接到每对管路快接头的与所述服务器节点单元底部进液快接头连接的第一管路快接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4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发双端同步生成扩频索引的直接扩频方法
- 下一篇:齿轨道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