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精度测角功能的集成式综合介质环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3224.8 | 申请日: | 2022-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戴烨;杨春鹏;李荣;叶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G01S7/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精度 功能 集成 综合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精度测角功能的集成式综合介质环,包括旋转变压器和水环、电环、光环;水环、旋转变压器联结组成水环旋转变压器组合,电环、光环联结组成电环光环组合;旋转变压器转子通过水道端盖、螺钉与水环转子固定,旋转变压器定子通过水环盖板、螺钉与水环定子固定,水道端盖、水环盖板与旋转变压器安装面的同轴度、垂直度需控制在0.02mm以下;转台拨叉与综合介质环的转子采用止口定位的方式固定连接,转台拨叉远端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与天线阵面装配,减小转台拨叉与天线阵面的装配间隙、增加转台拨叉远端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以降低间隙产生的测角回差。本发明可将测角误差控制在2'以内,可有效精简转台结构,降低重量,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介质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大功率相控阵雷达的发展,需进行大容量、宽带宽的数据传输,还需采用液冷方式对雷达阵面进行冷却。因此,雷达固定部分与转动部分之间除了传递电信号,还需要进行光信号的通信和冷却液的传输。综合介质环可以实现雷达固定机柜与转动天线之间信号、介质传递的连接装置,属于雷达设备的关键部件。综合介质环主要包括电环、光环、水环,分别用于传输电信号、光信号和冷却液,安装于雷达转台的主轴。
雷达转台中还需要安装测角器件来测量旋转角度,以实现雷达天线实时轴角数据的高精度输出,测角系统的好坏、精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雷达测量指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转台中会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从主轴引出副轴,用于安装测角器件。但是这种传统的安装方式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且不适用于直驱电机驱动转台等特殊条件。因此,考虑将测角器件直接安装于综合介质环的主轴,这就需要合理设计安装集成方式,以保证系统的测角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精度测角功能的集成式综合介质环,目的在于将测角器件集成于综合介质环,实现单轴传输多信号、介质及高精度测角功能,同时有效精简转台结构,减小体积、重量,节约成本,便于拆装和维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高精度测角功能的集成式综合介质环,包括水环、旋转变压器、电环、光环;所述水环、旋转变压器联结在一起,组成水环旋转变压器组合;所述电环、光环联结在一起,组成电环光环组合;水环旋转变压器组合定子与电环光环组合定子通过水环座板、电环座板、螺钉固定,水环旋转变压器组合转子与电环光环组合转子通过水环下端盖的U形槽、电环底筒的凸台固定;安装集成式综合介质环时将转台拨叉与综合介质环的转子采用止口定位的方式固定连接,转台拨叉远端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与天线阵面装配;需减小转台拨叉与天线阵面的装配间隙、增加转台拨叉远端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以降低转台拨叉侧隙对测角回差的影响。
进一步的,旋转变压器转子通过水道端盖、螺钉与水环转子固定,旋转变压器定子通过水环盖板、螺钉与水环定子固定;光环转子通过光环拨叉、螺钉与电环转子固定,光环定子通过连接套、螺钉与电环定子固定;水道端盖、水环盖板与旋转变压器安装面的同轴度、垂直度需控制在0.02mm以下,以保证旋转变压器的电气精度;旋转变压器安装、调试完成后,需要采用销钉进一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兼具测角功能的集成式综合介质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高精度测角功能的集成式综合介质环该,较之传统综合介质环增加了测角功能,实现了单轴传输多种信号、介质及高精度测角。转台使用具有测角功能的集成式综合介质环可以减少副轴及引出副轴的机械传动装置等设备,从而有效精简结构,提高集成度,减小体积,降低重量,节约成本。且该集成式综合介质环可应用于直驱电机驱动等场合,应用范围也得以拓宽。
附图说明
图1为集成式综合介质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环,2——旋转变压器,3——电环,4——光环,5——水道端盖,6——水环盖板,7——光环拨叉,8——连接套,9——水环座板,10——电环座板,11——水环下端盖,12——电环底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热界面材料联动施覆功能的散热插箱
- 下一篇:一种自控式下肢锻炼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