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铜包铝电力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71536.7 | 申请日: | 2022-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显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2;H01B7/295;H01B7/18;H01B9/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46 | 代理人: | 李财龙;梁艳妮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铜包铝 电力电缆 | ||
本发明涉及电缆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铜包铝电力电缆,由内到外包括缆芯、阻燃填充层、绝缘层、减振套、内护层、吸音层、屏蔽层和外护层,减振套的外侧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外凸起,外凸起与内护层相抵,外凸起沿减振套的周向延伸设置,减振套的外侧壁、内护层的内侧壁和相邻两个外凸起之间形成环形的外共振腔,减振套的内侧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内凸起,内凸起与绝缘层相抵,内凸起沿减振套的周向延伸设置,减振套的内侧壁、绝缘层的外侧壁和相邻两个内凸起之间形成环形的内共振腔,缆芯为铜包铝材料,本发明的电缆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同时能够吸收电缆本体内部产生的噪音,有利于电缆在高端技术设备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的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铜包铝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传输电能、电信号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电缆通常由传输电力或电信号的缆芯和起到保护、绝缘作用的护套组成。只含有一条缆芯而且直径较细的电缆通常被称为电线。也有些电线没有绝缘护套,被称为裸线。电缆中的缆芯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通常使用铜(导电性能良好)或铝(成本较低)。
但是,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电线电缆,在结构上不仅复杂,而且在功能上也较为的单一,电流在电线电缆中传输时,由于介质本身内部分子摩擦、电缆电容的改变;电缆介质的压电效应、电缆中导体和介质摩擦产生电荷等原因将产生噪声,在要求极高的场合,电缆的噪声将影响设备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光伏铜包铝电力电缆,解决现有电缆减振和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光伏铜包铝电力电缆,由内到外包括缆芯、阻燃填充层、绝缘层、减振套、内护层、吸音层、屏蔽层和外护层,所述减振套的外侧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外凸起,所述外凸起与内护层相抵,所述外凸起沿减振套的周向延伸设置,减振套的外侧壁、内护层的内侧壁和相邻两个外凸起之间形成环形的外共振腔,所述减振套的内侧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内凸起,所述内凸起与绝缘层相抵,所述内凸起沿减振套的周向延伸设置,减振套的内侧壁、绝缘层的外侧壁和相邻两个内凸起之间形成环形的内共振腔,所述缆芯为铜包铝材料,使用铜包铝芯电缆比普通的铜芯电缆更耐用,更能达到变频电缆的使用要求,
进一步,所述外凸起和内凸起错位设置。交错设置能够避免绝缘层和内护层之间直接传递振动,有利于振动的衰减,同时,也能够使得内共振腔和外共振腔也错位设置,有利于隔声。
进一步,所述外凸起的横截面积大于内凸起,所述外共振腔小于内共振腔的面积。内共振腔、外共振腔和吸音层分别针对不同频段的噪声进行吸收,有效的降低电缆的噪声,提高降噪效果。
进一步,所述内凸起上设有至少一个内连通槽,所述内连通槽连通相邻的两个内共振腔,所述外凸起上设有至少一个外连通槽,所述外连通槽连通相邻两个外共振腔。噪声的传递过程其实质为介质的振动过程,内外连通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噪声在电缆的轴向上具有更远的传播空间,有利于介质振动的减弱,从而降低噪声。
进一步,所述内凸起上设有至少两个内连通槽,所述内连通槽将内凸起分为至少两段弧形内凸起段,相邻两个内凸起的内连通槽错位设置,所述外凸起上设有至少两个外连通槽,所述外连通槽将外凸起分为至少两段弧形外凸起段,相邻两个外凸起的内连通槽错位设置。振动在经过内连通和外连通槽是,能够形成微孔吸声效果,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内凸起和外凸起均为圆弧凸起。降低减振套与绝缘层、内护层的接触面积,减弱振动的传递。
进一步,所述吸音层为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所述减振套为弹性橡胶。
进一步,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编织网,所述内护层和外护层为无卤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所述绝缘层为陶瓷化橡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显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显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1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