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22309.5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9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鹤飞;崔莉;孟天旭;牛江涛;丁赓;张明志;党海笑;刘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B17/345;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史光伟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式 磁悬浮 通信 电磁 干扰 模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至少包括下列模型之一:等效车模型、轨旁环境模型和干扰源模型,其中,所述等效车模型、轨旁环境模型为实体模型;所述干扰源模型包括发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设置于实际电弧发生位置,所述干扰源模型中干扰源是通过所述发射天线在所述实际电弧发生位置发射干扰波形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既可以对环线与应答器的电气兼容性进行测试分析,也可以分别测试电弧对两种通信系统的电磁干扰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通信模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磁悬浮这一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机电系统电磁敏感度越来越高,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产生的电磁辐射场将对磁悬浮技术中采用的电路、仪器和微电子系统等造成干扰或损害。目前,中国磁悬浮车地通信技术落地有两种模式,其一,以北京地铁磁浮S1线为例,车地通信系统(为环线传输系统)的两个主体是轨道上的环线和车载的天线;其二,以长沙凤凰磁浮线为例,车地通信系统(为应答器传输系统)的两个主体是轨道上的应答器(BTM)和车载的BTM天线。现有的车地通信模拟系统中,还没有把上述两种磁悬浮车地通信技术均考虑在内的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
此外,在高速列车运行中,由于接触悬挂的弹性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弓网系统的振动,使受电弓与接触线发生脱离,即产生离线现象。受电弓一旦发生离线,便伴随着电弧放电现象的出现,产生的电弧火花烧蚀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缩短其使用寿命;电弧火花产生高频的电磁波对周围的通信线路造成无线电杂音干扰;而且离线电流变化陡峭,还会使机车牵引变压器承受高频振荡过电压。因此,弓网离线给电气化铁路运营系统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气化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弓网离线现象更为突出,成为制约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备受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双制式磁悬浮车地通信电磁干扰模拟系统,包括下列模型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效车模型、轨旁环境模型和干扰源模型,
其中,
所述等效车模型、轨旁环境模型为实体模型;
所述干扰源模型包括发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设置于实际电弧发生位置,所述干扰源模型中的干扰源是通过所述发射天线在所述实际电弧发生位置发射干扰波形来实现。
进一步,
所述干扰波形是磁悬浮车的受电弓与传输线之间产生的电弧干扰波形。
进一步,
所述等效车模型包括模拟车体(1),所述模拟车体(1)包括所述磁悬浮车的受电弓。
进一步,
所述轨旁环境模型包括轨道、轨枕和所述轨道上与车载天线进行通信的环线系统(3)和应答器系统(2)。
进一步,
所述模拟车体(1)上车载的天线和电气设备分离。
进一步,
所述电气设备包括辅助逆变器、牵引逆变器。
进一步,
所述干扰源为电弧干扰源,所述电弧干扰源等效为电弧等效动态电阻,所述电弧等效动态电阻上的电压通过弓网离线电弧分布参数模型求解得到。
进一步,
所述弓网离线电弧分布参数模型包括三个支路:牵引变压器支路,列车车体等效电路和电分相支路。
进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