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及其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8218.6 | 申请日: | 202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6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伍大成;翁金福;吴小俊;王雷;王剑明;陈进;陈迁;段银龙;邹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5/16 | 分类号: | G01L5/16;G01L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游诚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测力 装置 及其 服役 状态 校准 方法 | ||
1.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推座(1)和底座(2),所述顶推座(1)下端设有顶推槽(11),所述底座(2)活动插设在所述顶推槽(11)内,所述底座(2)和所述顶推槽(11)之间设有顶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机构包括两顶推楔块(3),且两所述顶推楔块(3)的间距可变,通过改变所述顶推楔块(3)的间距调节所述顶推座(1)和所述底座(2)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顶推楔块(3)间设置有驱动器(4),所述驱动器(4)两端与对应的所述顶推楔块(3)固定连接,以通过驱动器(4)驱动两所述顶推楔块(3)相对远离或靠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顶推楔块(3)之间设有第一测力传感器(5),所述第一测力传感器(5)用于采集两所述顶推楔块(3)间的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侧壁与所述顶推槽(11)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测力传感器(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力传感器(5)和所述第二测力传感器(6)原理为电阻应变式、光纤光栅式、振弦式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第一测力传感器(5)和第二测力传感器(6)的数据,获取测力调高装置调节前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
S2:给测力调高装置的顶推楔块(3)施加水平或者侧向力,使得测力装置高度改变,并获取高度改变时或者暂停改变时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值;
S3:根据所述顶推楔块(3)所受力的力学平衡关系,得出轴向力、摩擦系数与所述顶推楔块(3)倾斜角度、水平力或侧向力的关系式;
S4:根据步骤S1、S2获取的的水平或侧向力值及步骤S3中的关系式,求解出测力调高装置的轴向力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顶推座(1)上升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T升为顶推座高度上升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F为测力装置的轴向合力,
FH为装置侧向力在轴向引起的摩擦力,
μ1为顶推楔块(3)与顶推槽(11)槽底间的摩擦系数,
μ2为顶推楔块(3)与底座(2)间的摩擦系数,
θ为顶推楔块(3)斜面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顶推座(1)下降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T降为顶推座高度下降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F为测力装置的轴向合力,
FH为装置侧向力在轴向引起的摩擦力,
μ1为顶推楔块(3)与顶推槽(11)槽底间的摩擦系数,
μ2为顶推楔块(3)与底座(2)间的摩擦系数,
θ为顶推楔块(3)斜面的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82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动脉逆向保护伞血流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热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