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吊装起重机的提升设备、起重机和用于提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59731.1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3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A·W·杰普森;J·莫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愉;宋逸凡 |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吊装 起重机 提升 设备 方法 | ||
1.用于吊装起重机(1)的提升设备,适于承载细长部件,尤其是风力涡轮机(12)的转子叶片(8),所述提升设备包括框架(6),所述框架(6)具有用于承载所述部件的至少两个支撑臂(7),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吹动的风相互作用的至少一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被设置在所述框架(6)或支撑臂(7)处,所述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能够从非工作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被设置成抵抗所述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被布置在所述框架(6)和/或至少一个支撑臂(7)处的不同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或所述多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被布置成靠近或处于所述框架(6)的端部或者处于所述支撑臂(7)的顶部或底部或侧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被布置成靠近或处于所述框架(6)的两端或者处于二个支撑臂(7)的顶部或底部或侧面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或所述多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中的至少一个被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框架(6)或所述支撑臂(7)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或所述多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在所述框架(6)或所述支撑臂(7)处移位来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能够线性地移动,或者呈组合的线性和弯曲移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或每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能够沿所述框架(6)或所述支撑臂(7)移位,以改变其框架或臂位置。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控的致动器(19、22)被布置成用于将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从所述非工作位置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和/或用于改变在所述框架(6)或所述支撑臂(7)处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9、22)为液压或气动或电动缸或者电动马达。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控制装置(20)被设置成用于尤其是通过控制所述致动器(19、22)或每个致动器(19、22),来控制至少一个或每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的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感测所述提升设备(5)或所述框架(6)或至少一个臂的给出或即将发生的竖直倾斜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21),由此,所述控制装置(20)适于根据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信息,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或所述多个襟翼状相互作用装置(17)的移动。
13.包括提升装置(2)的起重机,所述提升装置(2)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一个或多个提升缆索,连接装置(4)被附接到所述提升缆索,所述提升设备(5)被附接在所述连接装置(4)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稳定索(16)被附接到所述提升设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未经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597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