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全景拼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36096.0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0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涂俊杰;宗春光;王永明;刘必成;倪秀琳;冉占森;杜龙;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65 | 分类号: | H04N5/265;H04N5/232;H04N7/18;F16M11/04;F16M11/18;F16M11/2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博 |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全景 拼接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全景拼接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撑框架;至少三个面阵相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上,面阵相机用于按照预设帧率分别在不同方向上拍摄车辆的多个外形图像;以及全景拼接装置,与面阵相机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每个面阵相机拍摄的相邻两个外形图像中的共同特征,利用光流法将多个外形图像拼接成子图像,进而根据多个子图像拼接成车辆的全景图像。通过将面阵相机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便于全景拼接装置将面阵相机拍摄的外形图像拼接成全景图像,降低了车辆外形图像的拍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外观检测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全景拼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物流园或特殊监管通道等多种场所的出入口,为监测车辆的整体外观情况,需要在车辆通过时获取出整体车辆的外观信息,如:车辆颜色、特征及污损情况等,以便于用于查验是否和该车辆报备信息一致。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利用线阵相机对车辆的外形进行拍摄,从而使得车辆外形的拍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全景拼接系统,包括:
支撑框架;
至少三个面阵相机,设置于上述支撑框架上,上述面阵相机用于按照预设帧率分别在不同方向上拍摄上述车辆的多个外形图像;以及
全景拼接装置,与上述面阵相机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每个上述面阵相机拍摄的相邻两个上述外形图像中的共同特征,利用光流法将多个上述外形图像拼接成子图像,进而根据多个上述子图像拼接成上述车辆的全景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全景拼接装置被构造成:
在上述至少三个面阵相机中的一个或多个面阵相机拍摄到对比度不满足预设阈值的模糊外形图像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至少三个面阵相机中的其它面阵相机所拍摄的相邻两个清晰外形图像,确定上述相邻两个清晰外形图像的共同特征和拼接规则,上述其它面阵相机将多个清晰外形图像拼接成第一子图像,其中,上述其它面阵相机拍摄的上述清晰外形图像的对比度满足上述预设阈值;
上述一个或多个上述面阵相机中的每个面阵相机根据上述拼接规则,将上述面阵相机拍摄的多个上述模糊外形图像拼接成第二子图像;
基于上述第一子图像和第二子图像拼接成上述车辆的全景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全景拼接系统还包括:
补光光源,设置在上述支撑框架上,用于为上述面阵相机提供适宜的拍摄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支撑框架包括与地面连接的固定支撑框架或相对于地面可移动的移动支撑框架。
面阵相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两个侧柱和至少一个横梁,上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侧柱连接;
上述侧柱包括:
第一柱体,上述第一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槽;
升降装置,设置于上述升降槽内;以及
第二柱体,上述第二柱体的下端与上述升降装置的上端连接,上述第二柱体的上端与上述横梁连接;
其中,上述升降装置用于通过改变上述第二柱体与上述第一柱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变上述横梁的水平高度,进而使得不同高度的车辆能够通过上述支撑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升降装置包括:
液压缸,设置于上述升降槽内,上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头与上述第二柱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升降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6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盗门锁具
- 下一篇:指纹模组的安装件、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