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物料箱立库自动下货的双向货叉升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20528.9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伟;张奕晨;刘付钦;吴俊强;张时宇;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2 | 分类号: | B66F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物料 箱立库 自动 双向 升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料箱立库自动下货的双向货叉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货叉、水平动力机构、竖向动力机构和由四根支柱构成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上固定设有竖向轨道,竖向轨道上设有能够沿其滑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端面设有水平轨道,双向货叉支撑于水平轨道上,并能够在水平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沿水平轨道移动以及在竖向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沿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下货需要人为操纵的问题,同时结合潜伏式AGV进一步实现了工厂中物料分配的自动化功能,为实现整个工厂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物流工厂上下货自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物料箱立库自动下货的双向货叉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工厂内物流自动化是充分利用各种机械和运输设备、计算机系统和综合作业协调等技术手段,通过对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及技术应用,使工厂实现智能化的功能。其中,物料箱立库的多层下货机构是实现自动化搬运的重要装置之一。
现有的对于高度不同的隔段内的物料箱的下货方式,一般是需要人工进行搬运或电梯式半自动化搬运,与后续的AGV对物料箱的配送工作难以实现智能化对接,从而限制了物料箱运输至车间工位的效率,较难实现智能工厂整体智能化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物料箱立库自动下货的双向货叉升降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物料箱立库自动下货的双向货叉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货叉、水平动力机构、竖向动力机构和由四根支柱构成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固定设有竖向轨道,所述竖向轨道上设有能够沿其滑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面设有水平轨道,所述双向货叉支撑于水平轨道上,并能够在水平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沿水平轨道移动以及在竖向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沿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支架组件上的减速电机和与减速电机依次连接的驱动链条、链轮和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固定设于固定板的输出齿轮,所述双向货叉的底部固定设有货叉底架,所述货叉底架的底部设有与输出齿轮啮合的齿轮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动力机构包括设于支架组件上的伺服电机以及与伺服电机依次连接的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和丝杠,所述丝杠与设于固定板上的竖向滑台之间通过滚动体进行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的底部设有地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货叉上设有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下货需要人为操纵的问题,同时结合潜伏式AGV进一步实现了工厂中物料分配的自动化功能,为实现整个工厂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料箱立库自动下货的双向货叉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货叉1、水平动力机构、竖向动力机构和由四根支柱2构成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固定设有竖向轨道,所述竖向轨道上设有能够沿其滑动的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端面设有水平轨道,所述双向货叉1支撑于水平轨道上,并能够在水平动力机构5的作用下沿水平轨道移动以及在竖向动力机构7的作用下沿纵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20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