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力学实验试件的成形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76367.0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0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然;韦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B27/06 | 分类号: | B23B27/0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力学 实验 成形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力学实验试件的成形刀具,包括外圆偏刀、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所述外圆偏刀、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依次排列且外圆偏刀的刀背与左倒角的刀背贴在一起,并通过焊接或其他机械方式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形状对称,且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的刀尖平齐且靠齐,外圆偏刀刀尖与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在刀具轴线方向上形成固定偏距,本实用新型加工过程中,从刀具进给方向看,三把刀的切削顺序依次为:外圆偏刀、左倒角刀、右倒角刀;可使加工过程中的进给路线相对简单、切削稳定、加工效率高,可在大批量生产中进行广泛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力学拉伸实验试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力学实验试件的成形刀具。
背景技术
在力学拉伸试验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拉伸试件,试件形状相对固定,两端为用于实验仪器装夹的大圆柱,中间为受力的小圆柱。对于外形轮廓固定、加工数量较大的情况,通常采用成形法加工,零件的轮廓形状和加工精度通常由成形车刀保证;利用成形车刀,可使加工过程中的进给路线相对简单、切削稳定、加工效率高,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力学实验试件的成形刀具,可实现拉伸试件的批量生产,达到提升加工效率的目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力学实验试件的成形刀具,包括外圆偏刀、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所述外圆偏刀、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依次排列且外圆偏刀的刀背与左倒角的刀背贴在一起,并通过焊接或其他机械方式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形状对称,且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的刀尖平齐且靠齐,外圆偏刀刀尖与左倒角刀和右倒角刀在刀具轴线方向上形成固定偏距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偏距d的大小由待加工的力学试件大小圆柱段半径差值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圆偏刀的刀具主偏角为κr=90°,后角α0=6°~12°,其刀具副后角为α0’=10°~15°,前角γ0=10°~20°;所述外圆偏刀的前刀面上开有卷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左倒角刀的刀具前角为γ0=23°,后角为α0=11°;在左倒角刀的刀具前刀面上开有卷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左倒角刀的刀具主偏角κr大小由加工试件上的大圆柱与小圆柱之间的过渡倒角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右倒角刀的刀具的前角、后角及主偏角与左倒角刀相同,且在左倒角刀的前刀面上开有卷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加工过程中,从刀具进给方向看,三把刀的切削顺序依次为:外圆偏刀、左倒角刀、右倒角刀;可使加工过程中的进给路线相对简单、切削稳定、加工效率高,可在大批量生产中进行广泛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倒角刀前角、副后角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倒角刀主偏角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圆偏刀前角、后角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圆偏刀副后角的侧视图。
图中:1、外圆偏刀;2、左倒角刀;3、右倒角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76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膏转移管道消毒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分体式脚手架可调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