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机压射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83458.2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5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林弘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30;B22D17/28;B22D43/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效华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机压射机构,包括压射筒,所述压射筒内设置有压射头,所述压射头的右端设置有压射杆,所述压射筒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料机构,所述压射筒上第一导料机构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导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料机构、第二导料机构、压射筒、压射头的配合使用,利用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性,压射杆右移,带动压射头右移,进料管形成负压,将金属液自动吸入,无需利用熔杯进行加料,避免空气进入压射筒内,从而压铸质量,同时还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电加热丝的配合使用,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金属液内部的杂质以及未熔化的原料进行过滤,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电加热丝对其进行加热融化,保证压射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铸机压射机构。
背景技术
卧式压铸机的金属液注入方式一般为横向压射,即先将金属液倒入横置的压射腔内,然后再通过压射蓄能器将金属液注入模具型腔内。
现有的压射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压射腔内容易存在空气,金属液与空气接触,影响产品压铸质量,且金属液存在未融化完全以及其他杂质,影响产品压铸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机压射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机压射机构,包括压射筒,所述压射筒内设置有压射头,所述压射头的右端设置有压射杆,所述压射筒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料机构,所述压射筒上第一导料机构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导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料机构包括进料管、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料管安装在压射筒内,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进料管上,所述进料管内第一单向阀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料机构包括出料管、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料管安装在压射筒内,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出料管上,所述出料管内第二单向阀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出料管位于进料管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采用加热丝编织构成,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与外部终端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射筒包括导热层、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导热层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与隔热层的之间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与外部终端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料机构、第二导料机构、压射筒、压射头的配合使用,利用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性,压射杆右移,带动压射头右移,进料管形成负压,将金属液自动吸入,无需利用熔杯进行加料,避免空气进入压射筒内,从而压铸质量;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电加热丝的配合使用,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对金属液内部的杂质以及未熔化的原料进行过滤,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电加热丝对其进行加热融化,保证压射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图。
图中:1、压射筒;11、导热层;12、隔热层;2、压射头;3、压射杆;4、第一导料机构;41、进料管;42、第一单向阀;5、第二导料机构;51、出料管;52、第二单向阀;6、第一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8、电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林弘金属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林弘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83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支灯带连接器
- 下一篇: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辅助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