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引电凝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87699.3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叶敏华;王利平;吕伟;余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明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2 | 代理人: | 熊赣荣 |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电凝镊 | ||
一种吸引电凝镊,其包括电极尾座以及两支电凝镊杆,两支所述电凝镊杆的尾端均相互对称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极尾座上,所述电凝镊杆包括金属材质的芯杆以及裹覆在芯杆外表面上的绝缘柄套,所述芯杆的前端伸出于所述绝缘柄套并裸露在外部形成电凝镊尖,所述芯杆内部开设有吸引通道,两个所述电凝镊尖上位于相背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一使所述吸引通道前端与外部连通的吸引口,两个所述芯杆的尾端于所述电极尾座中分别连接有一吸引支软管,所述吸引口、吸引通道以及吸引支软管依次首尾连通。能够同时作为吸引管或者双极电凝镊使用,所述电凝镊尖外侧的吸引口吸引手术部位的液体,两个电凝镊尖搭触闭合可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凝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备负压吸引功能的吸引电凝镊。
背景技术
双极电凝镊是应用最为频繁的医疗器械之一,它主要用于当血管局部出血时,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双极电凝器是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病变组织或者出血点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之间的出血点脱水而凝固,从而达到止血治疗的目的,由于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两个镊尖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
由于双极电凝镊是依靠镊尖闭合后,在镊钳中通高频电流来达到止血目的的,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术中出血、脑脊液或者灌注液过多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因此需要保持手术操作部位清晰可见就需要医生或者手术辅助人员使用吸引管将手术部位的血水、组织液以及灌注液进行吸引排出,但是手术操作空间十分有限,吸引管的介入不但会浪费医疗人力还会会一定程度上的干扰手术操作。
如何能够在不影响电凝工作的情况下具备负压吸引功能的电凝镊是本发明创造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电凝镊,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电凝镊在手术才做过程中需要吸引管介入排出手术部位的多余血水以及组织液或者灌注液,以提供清洁的手术条件,但是吸引管的介入也会在有限的手术空间条件下干扰电凝手术的操作,而且额外需要一个人来操作吸引管也比较浪费医疗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引电凝镊,其包括电极尾座以及两支相互之间能够组成一个镊钳结构的电凝镊杆,两支所述电凝镊杆的尾端均相互对称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极尾座上,所述电凝镊杆包括金属材质的芯杆以及裹覆在芯杆外表面上的绝缘柄套,所述芯杆的前端伸出于所述绝缘柄套并裸露在外部形成电凝镊尖,两支所述电凝镊杆相互合钳,则所述裸露在外部的两个所述电凝镊尖可相互接触;所述芯杆内部开设有吸引通道,两个所述电凝镊尖上位于相背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一使所述吸引通道前端与外部连通的吸引口,两个所述芯杆的尾端于所述电极尾座中分别连接有一吸引支软管,两个所述芯杆中的吸引通道尾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引支软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吸引口、吸引通道以及吸引支软管依次首尾连通。
优选于:两个所述吸引支软管均连接在一根吸引主软管的一端,所述吸引主软管的另一端可与外部负压吸引源连接。
优选于:两个所述芯杆的尾端分别于所述电极尾座中与正、负电极线电连接。
优选于:所述电凝镊杆包括可轴向对接或拆分的前工作段与后操作段,所述前工作段上对应位于所述芯杆的后端面上轴向开设有一插接槽孔,所述插接槽孔在所述吸引通道的孔肩部位形成一柱形沉孔结构,所述后操作段上对应位于所述芯杆的前端面上轴向凸设有一长度、轴向投影轮廓均与所述插接槽孔相匹配的连接插键,所述后操作段的芯杆上的所述吸引通道的前端对应位于所述连接插键的前端面上,所述连接插键匹配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孔中,所述后操作段与前工作段的芯杆上的吸引通道轴向对应连通。
优选于:所述连接插键上匹配的套设有一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垫设在所述后操作段的前端面与前工作段的后端面之间,所述密封胶圈的在轴向上的轮廓投影与所述插接槽孔的孔肩端面在轴向上的轮廓投影相匹配。
优选于:所述吸引主软管上安装有一用于关闭软管内通道的软管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87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防静电跨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丝冷却的稳流插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