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70753.3 | 申请日: | 2021-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2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张宏;林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亿百佳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40 | 分类号: | F16L55/40;F16L55/32;F16F15/067;F17D5/00;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网 气体 数据 采集 分析 消防 机器人 | ||
1.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包括蓄电池驱动座(7)和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驱动座(7)安装固定在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的下端中间位置上,所述蓄电池驱动座(7)的外端设置有移动滚轮(8),所述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的前端设置有弹性缓冲板(6),所述弹性缓冲板(6)的上方位于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内侧设置有监控探头(5),所述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的上端设置有中间配件杆(1),所述中间配件杆(1)的外侧位于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上设置有金属支架(3),所述金属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气体测定器(2),所述中间配件杆(1)的前方位于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上设置有照明灯(4),所述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和气体测定器(2)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且所述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与外部无线控制器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板(6)包括外侧软板(61)、缓冲弹簧(62)和金属挡板(63),所述金属挡板(63)的后端中间设置有缓冲弹簧(62),所述金属挡板(63)的前端设置有外侧软板(61),所述缓冲弹簧(62)安装连接在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3)包括安装方板(31)、固定竖板(32)、中空横板(33)和中空圆柱(34),所述中空横板(33)的两端下侧设置有中空圆柱(34),所述中空横板(33)的两端上侧设置有固定竖板(32),所述固定竖板(3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方板(31),所述中空圆柱(34)安装连接在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上,所述安装方板(31)安装连接在气体测定器(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配件杆(1)包括中间转轴柱(11)、凹型外壳(12)、连接短柱(13)和焊接底柱(14),所述凹型外壳(12)的上端内侧设置有中间转轴柱(11),所述凹型外壳(1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连接短柱(13),所述连接短柱(13)的下端设置有焊接底柱(14),所述焊接底柱(14)安装连接在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3)位于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的上端两侧上,且所述金属支架(3)呈对称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测定器(2)位于两个金属支架(3)的上端,且所述气体测定器(2)成对称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滚轮(8)位于蓄电池驱动座(7)的外端轴杆上,且所述移动滚轮(8)呈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气体数据采集分析用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配件杆(1)位于无线消防机器人机体(9)的上端中间,且所述中间配件杆(1)的两端呈对称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亿百佳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藏亿百佳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07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