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结构以及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63871.1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2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甲才;敖桥;陈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诺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H01M50/60 |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刘羽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以及 锂电池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结构以及锂电池。上述的电芯结构包括内芯、电芯壳体和辅助袋体。电芯壳体上开设有安置腔和充液孔,安置腔与充液孔连通,内芯设置在安置腔处并与电芯壳体连接,且安置腔用于填充电解液,以使电解液浸润内芯。辅助袋体与电芯壳体的侧壁连接形成可压缩的置液腔,置液腔与充液孔连通,置液腔用于填充电解液。上述的电芯结构能实现电解液的补充,确保锂电池的电解液保有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结构以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中的正负极片上分别涂覆有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浸润于电解液后会吸收部分电解液,且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会消耗电解液,尤其是锂电池中使用的负极材料为硅基负极材料时,由于硅基负极材料的膨胀而破坏硅基负极材料表面形成的SEI膜,导致锂电池中的电解液消耗更加明显,而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电池容量均与其所含的电解液的充足程度息息相关,但因为锂电池是完全密封的,因此无法在电解液减少时通过从外部添加而补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实现电解液的补充,确保锂电池的电解液保有量的电芯结构以及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芯结构,包括:
内芯;
电芯壳体,所述电芯壳体上开设有安置腔和充液孔,所述安置腔与所述充液孔连通,所述内芯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处并与所述电芯壳体连接,且所述安置腔用于填充电解液,以使所述电解液浸润所述内芯;
辅助袋体,所述辅助袋体与所述电芯壳体的侧壁连接形成可压缩的置液腔,所述置液腔与所述充液孔连通,所述置液腔用于填充所述电解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袋体包括尼龙层、铝箔层和聚丙烯薄膜层,所述尼龙层包覆于所述铝箔层上,所述铝箔层包覆于所述聚丙烯薄膜层上,所述聚丙烯薄膜层用于与所述电解液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袋体还包括橡胶薄膜层,所述橡胶薄膜层夹设于所述尼龙层和所述铝箔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结构还包括弹性环带,所述弹性环带套设于所述电芯壳体的侧壁上,且所述弹性环带套设于所述辅助袋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环带内侧设置有弹性凸起结构,所述弹性凸起结构分别与所述电芯壳体和所述辅助袋体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膜,所述正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负极片和所述第二隔膜均设置在所述安置腔内,且所述正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负极片和所述第二隔膜上均开设有多个微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芯还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连接,且部分所述正极耳突出于所述安置腔并与所述电芯壳体绝缘连接,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耳连接,且部分所述负极耳突出于所述安置腔并与所述电芯壳体绝缘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芯还包括正极耳胶体和负极耳胶体,所述正极耳胶体绕设于所述正极耳的外周,且所述正极耳胶体与所述电芯壳体连接,所述负极耳胶体绕设于所述负极耳的外周,且所述负极耳胶体与所述电芯壳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壳体与所述辅助袋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锂电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诺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诺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63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药盒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适应腰托的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