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81506.6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4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郭昊坤;汤仁彪;史崯沣;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7/00;H02H3/08;H02H3/087;H01H7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武贵 |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托盒、可拆卸的固定在托盒外部的罩壳、设于托盒中的电容器组、设于电容器组上并均与电容器组相连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驱动电路相连的开关阵列、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开关阵列相连的转换接口、以及设于托盒中并位于电容器组前侧且与开关阵列相互配合的断路器;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采用机械式结构来控制驱动电路的通断,既降低了造价又不容易损坏,进而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能源不断枯竭,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新能源电动汽车、微电网、有轨电车等项目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相关项目推广,储能技术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储能装置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快速使用的设备,在工程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储能装置中均设置有断路器以防止因输入电流发生波动而损坏单片机,但是现有的断路器均采用电子元件并借助电气原理来控制驱动电路的通断,造价高且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而且故障率也较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降低了造价又不容易损坏,进而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故障率的储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托盒、可拆卸的固定在托盒外部的罩壳、设于托盒中的电容器组、设于电容器组上并均与电容器组相连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驱动电路相连的开关阵列、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开关阵列相连的转换接口、以及设于托盒中并位于电容器组前侧且与开关阵列相互配合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中的驱动组件和执行组件,所述箱体的前侧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内壁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成了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与空腔左侧内壁之间并上下平行分布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套设固定在第一主轴上并位于左腔室内的主动齿轮、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二主轴上并位于左腔室内的壳体、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左侧并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嵌设固定在隔板中的微型减速电机;所述微型减速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主轴的内端相连,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齿圈,所述齿圈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内端固定在第二主轴上,所述卷簧的外端还固定有牵引柱,所述壳体的右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牵引柱的左端穿过弧形槽并伸出到壳体的左端外部,所述第二主轴的外周面上还固定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端部与牵引柱的左端相互配合;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与空腔右侧内壁之间并与第二主轴同心设置的第三主轴、套设固定在第三主轴上并位于右腔室内的圆盘、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圆盘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柱、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圆盘左右两侧的第二限位柱、以及与两个第一限位柱和两个第二限位柱相互配合的触发组件;所述第二主轴的右端和所述第三主轴的左端还均套设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摆锤块;两个所述摆锤块均设于右腔室内,两个所述摆锤块的小头端之间还固定有可转动的连杆。
优选地,所述触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空腔右侧内壁与空腔右侧外壁上的第一脱扣器和第二脱扣器、两个竖直固定在右腔室底部内壁上的立柱、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两个立柱顶端的摆杆、两个横向且可转动的穿插固定在空腔右侧的第一触发轴和第二触发轴、以及两个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右腔室底部内壁上的第一摆动轴和第二摆动轴,所述第一脱扣器的动触头倾斜向下并向前设置,所述第二脱扣器的动触头倾斜向下并向后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动轴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撑柱,所述第二摆动轴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撑柱分别设于两个第一撑柱的内侧;两个所述第一撑柱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柱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第二撑柱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柱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81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