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膨胀式水轮机导叶摩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32867.4 | 申请日: | 202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祝继文;李晨晨;张兴宇;马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B3/18 | 分类号: | F03B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水轮机 摩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膨胀式水轮机导叶摩擦装置,由导叶臂、导叶、胀紧套、端盖、螺栓组成,通过对胀紧套施加胀紧力,使导叶臂的工作力矩通过胀紧套传递给导叶,代替了传统的销传递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特别适用于导叶或导叶臂单独改造或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水轮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式水轮机导叶摩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水轮机导叶与导叶臂通常采用销传递扭矩,销孔通常要求导叶与导叶臂在制造厂同钻铰。对于一些改造项目,通常只更换导叶或导叶臂,销孔的钻铰只能在工地进行,而导叶数量通常较多,工地施工时间长,给机组回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靠的水轮机导叶传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导叶臂、导叶、胀紧套、端盖、螺栓组成,所述导叶臂与导叶采用小间隙配合,上端齐平,所述端盖与导叶通过螺栓把合固定。
在上述的膨胀式水轮机导叶摩擦装置中,所述胀紧套安装在导叶臂上部与导叶轴上的槽内。
在上述的膨胀式水轮机导叶摩擦装置中,所述导叶臂上端开有沉孔式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胀紧套内部内六角螺钉按设计预紧力预紧后,在导叶臂和导叶间产生摩擦力矩,该摩擦力矩大于导叶臂传递给导叶的工作力矩,在工作过程中不打滑。导叶臂的工作力矩可通过胀紧套传递给导叶,从而带动导叶旋转。尤其对于导叶或导叶臂改造,不需采用销钉传力结构,避免销孔工地同钻铰,节省机组安装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导叶和导叶臂采用胀紧式摩擦装置传递扭矩结构。
附图中部件标号说明:
1-导叶臂、2-导叶、3-胀紧套、4-端盖、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膨胀式水轮机导叶摩擦装置由导叶臂1、导叶2、胀紧套3、端盖4、螺栓5组成。导叶臂1、导叶2采用小间隙配合装配,上端保证基本齐平,胀紧套3安装在导叶臂1上部与导叶2轴上的槽内。胀紧套3内部的内六角螺钉按设计预紧力预紧后,胀紧套3产生胀紧力与导叶2和导叶臂1成为一体。导叶臂1的工作力矩可通过胀紧套3传递给导叶2,从而带动导叶2旋转。所述的导叶臂1上端开有沉孔式凹槽。所述的导叶臂1与导叶2采用小间隙配合,上端基本齐平。
工作原理:胀紧套3安装在导叶臂1上部与导叶2轴上的槽内。胀紧套3可通过自身内六角螺钉提供胀紧力。端盖4与导叶2通过螺栓5把合固定,在胀紧套3没有施加胀紧力的情况下可以调节导叶2的相对垂直位置。通过对胀紧套施加胀紧力,使导叶臂的工作力矩通过胀紧套传递给导叶,代替了传统的销传递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特别适用于导叶或导叶臂单独改造或更换。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2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拍摄用防抖型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可翻页式标识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