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格构式型钢的钢混凝土组合柱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20731.1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彪;宗明奇;阴麒麟;逯芳;叶啸飞;杜德持;张恒文;王一杰;邓朝普;纪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彪;宗明奇;阴麒麟;逯芳 |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C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格构式 型钢 混凝土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内置格构式型钢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包括:一格构式型钢本体和包裹在格构式型钢本体外部的混凝土层;格构式型钢本体包括:平行对称设置在格构式型钢本体内部四角的垂直钢骨以及若干条沿格构式型钢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设置的水平固定件;水平固定件环绕设置在格构式型钢的四周,每个水平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钢骨上。本申请采用的是内置格构式型钢,能够有效地解决梁柱纵筋在节点核心区的交叉穿筋问题,内部的型钢位于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四周,能够增强柱子的整体抗震性能,并且能够提高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同时可以规避为了保证钢管内混凝土密实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节约造价的同时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工程与组合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内置格构式型钢的钢混凝土组合柱。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地铁车辆段作为地铁开通运营的必备条件,大多位于市区范围内,其占地规模大、开发利用率低等特点,与日益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近年来在地铁车辆段建设中大力推行上盖物业开发模式,以期更加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由于地铁车辆段工艺的要求,盖板下部一般为大跨度框架结构,盖上开发建筑的竖向构件与盖下柱网不能贯通布置,造成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需通过设置转换梁柱对上部结构竖向构件托换。由于盖下层高较大,上下层侧向刚度相差较多,同时转换框架的梁柱受力较大,其截面和配筋均会随之增大,为提高盖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化柱的截面和配筋,通常在转换区域内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柱。
目前,在钢-混凝土组合柱中应用较多的是实腹式型钢截面,如工字钢、H型钢、矩形钢管等,此类截面钢材市场上较为常见,技术也相对成熟。但在车辆段上盖开发中,由于梁柱的配筋较大,节点核心区梁柱钢筋纵横交错,梁钢筋只能部分贯穿型钢腹板,大部分梁内钢筋无法穿过柱中型钢,只能采用焊接的形式与型钢的翼缘进行连接,且在现场实施过程中操作较为困难,焊接质量较差,无法实现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实腹式型钢通常布置在柱截面中心位置,型钢无法充分发挥其受力性能,且含钢率较大,造成材料浪费,与绿色建筑中“四节一环保”的标准相违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置格构式型钢的钢混凝土组合柱,以至少解决目前市面上的钢-混凝土组合柱中采用的钢管是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清洗困难,工程造价高,以及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而导致的工期增加等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置格构式型钢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包括:
一格构式型钢本体和包裹在格构式型钢本体外部的混凝土层;
格构式型钢本体包括:
平行对称设置在格构式型钢本体内部四角的垂直钢骨以及若干条沿格构式型钢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设置的水平固定件;
水平固定件环绕设置在格构式型钢的四周,每个水平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钢骨上。
在一实施例中,在垂直平面内相邻的两条水平固定件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斜向固定件,斜向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水平固定件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水平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与钢骨的长度方向呈90度夹角。
在一实施例中,格构式型钢本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栓钉。
在一实施例中,栓钉沿钢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布置在每个钢骨的四周中部。
在一实施例中,垂直钢骨、水平固定件和斜向固定件通过一连接板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钢骨为十字形型钢,十字形型钢的截面呈十字正交双拼工字型。
在一实施例中,格构式型钢本体的外部四周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纵筋和若干箍筋,若干纵筋和若干箍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钢筋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彪;宗明奇;阴麒麟;逯芳,未经刘彪;宗明奇;阴麒麟;逯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0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