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光传输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01437.9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韩鑫;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4J14/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许烁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组件 具有 传输 设备 | ||
本申请属于光传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光传输设备,壳体组件包括主壳体;第一面板,背面与所述主壳体连接且具有第一接口孔和第一灯孔,所述第一灯孔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孔的一侧;第二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的正面,且所述第二面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孔对应的第二接口孔和与所述第一灯孔对应的第二灯孔,所述第二灯孔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灯孔之间设置有灯孔隔板。光传输设备包括上述壳体组件和设备主体。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及光传输设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传输设备容易出现漏光、串光等问题,防止检修人员因灯光问题而导致的故障线路误判,有利于光传输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传输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壳体组件的光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大容量主传输网络建设中,DWDM系统(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由于其具有大容量、支持多业务且可扩充性好的特点,成为目前长途干线传输网的主流。DWDM系统传输过程中,会用到对应的光传输设备,由于该光传输设备多为无源器件,无需额外功能,更节省资源,但是在设备维护过程中,会对故障线路的定位造成不利影响。
现有的光传输设备一般通过额外增加监控设备或者通过新增PD (Photo-Diode,光电二极管)器件来实现监控,额外增加的监控设备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并且存在系统不兼容的风险。现有的主流方案大多采用PD器件进行监控(即半有源或有源的光传输设备),通过指示灯的不同状态来实现监控,但由于现有光传输设备的指示灯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密集,容易出现漏光、串光等问题,使检修人员容易对故障线路造成误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光传输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传输设备容易出现漏光及串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主壳体;
第一面板,背面与所述主壳体连接且具有第一接口孔和第一灯孔,所述第一灯孔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孔的一侧;
第二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的正面,且所述第二面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孔对应的第二接口孔和与所述第一灯孔对应的第二灯孔,所述第二灯孔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灯孔之间设置有灯孔隔板。
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端部伸入所述第一灯孔中并朝向于所述第二灯孔的所述导光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灯孔与所述导光柱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导光柱从所述第一面板的正面脱离所述第一灯孔的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导光柱向两侧凸起延伸的限位凸起,和/ 或,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柱外壁和所述第一灯孔内壁的斜倒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孔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接口孔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灯孔对应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孔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面板的周侧设置有用于伸入所述主壳体内部的安装凸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定位孔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且伸入所述定位孔中的定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板正面的面板贴纸,所述第二面板的背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的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1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配件的自动化毛边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子转轴用组装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