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中围堰外挂式连通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43870.1 | 申请日: | 2021-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柴海峰;曾广彬;陈秋竹;林志平;张晓光;杨光;余小龙;林锦楷;杨斌;慕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力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围堰 外挂式 连通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中围堰外挂式连通器装置,包括连通管、第一储水桶及第二储水桶。连通管安装于壁体上,连通管上开设有注水孔及排气孔,连通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位于壁体内,第二端绕过壁体的顶端延伸到壁体外。第一储水桶布置于壁体内,第一储水桶与连通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储水桶布置于壁体外,第二储水筒与连通管的第二端连接。上述水中围堰外挂式连通器装置,可以减少工序缩短时间、简化工艺、提高响应速度保障应急额能力、减少设备占用更利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围堰外挂式连通器装置。
背景技术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目前,水中钢板桩围堰承台在台风期间,采用直接拔出2-4根钢板桩的方式使承台内外连通,以保证围堰内外水面平齐。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1.工序多,耗时长;须在台风来临前提前拔出钢板桩,在台风过境后重新插打钢板桩,钢板桩插打后须进行止水和抽水;2.工艺繁琐;台风会对拔出钢管桩顶口造成非协调形变,在重新插打钢板桩钱须对相应的钢板进行调直,同时台风可能对拔出处钢管桩板体造成局部破坏,增加了钢板桩重新插打后止水的难度;3.响应速度较慢、应急能力较差;4.工程机械使占用,有悖于环保理念:拔、打钢板桩须用到板桩,拔出的钢板桩转运到安全区须用到运输设备,台风过境恢复钢板桩后,重新恢复钢板桩内干施工环境抽水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中围堰外挂式连通器装置,以减少工序缩短时间,简化工艺,提高响应速度保障应急额能力,减少设备占用更利节能环保。
一种水中围堰外挂式连通器装置,包括:
连通管,安装于壁体上,所述连通管上开设有注水孔及排气孔,所述连通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壁体内,所述第二端绕过所述壁体的顶端延伸到所述壁体外;
第一储水桶,布置于所述壁体内,所述第一储水桶与所述连通管的第一端连接;及
第二储水桶,布置于所述壁体外,所述第二储水筒与所述连通管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呈U型,所述连通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关于所述壁体对称布置,所述注水孔和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弯曲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的第一端通过抱箍组件固定于所述壁体的内壁,所述连通管的第二端通过抱箍组件固定于所述壁体的外壁,固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抱箍组件关于所述壁体对称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抱箍组件包括撑杆、固定杆及抱箍,所述撑杆焊接于所述壁体上,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撑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抱箍,所述抱箍箍紧在所述连通管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撑杆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抱箍之间设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抱箍包括左箍环及右箍环,所述左箍环和所述右箍环围成容纳所述连通管的环形,所述左箍环和所述右箍环通过螺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水孔通过密封盖密封,所述排气孔通过密封塞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储水桶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储水桶的内壁连接。
上述水中围堰外挂式连通器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优化工序,节约时间,无需拔出钢板桩即可保证围堰内外水面平齐,可选择在水位最低时拆除本装置,减少了重新抽水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43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