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器齿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38005.8 | 申请日: | 2021-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5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骆泽君;李治闯;濮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23/02 | 分类号: | F16D23/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哲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7 | 代理人: | 刘娟 |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齿套本体的内周面上布置有若干花键齿,以及多个在同步器齿套与结合齿结合时对同步器齿套形成限位的限位齿,相邻两个限位齿之间有多个花键齿,限位齿的第一厚度大于花键齿的第二厚度,限位齿的第一宽度小于花键齿的第二宽度,限位齿的第一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一半径,小于花键齿的第二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二半径。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与结合齿配合时能够降低应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器齿套。
背景技术
同步器总成是用于手动MT、双离合DCT变速箱内换挡系统关键零部件,它的功能是在变速箱换挡时通过其内部的摩擦系统让输入轴和输出轴转速快速减小,直至为0,此时拨叉继续推动齿套穿过同步环,直至进入结合齿;进入结合齿后,需要在某个设计位置停留下来。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所述齿套本体的内圈设有若干花键齿,其中三个花键齿为宽齿,所述三个宽齿互成120度圆周角设置,通过在宽齿两端面开设“V”形开口槽,可以使齿套本体和结合齿环的花键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使限位更可靠,避免掉档问题。
对于上述结构的同步器齿套,当宽齿与结合齿形成接触时,同步器齿套就停止轴向移动,然而,由于宽齿的高度低于或等于其他花键齿的高度,宽齿与结合齿的接触面积小,在工作过程中,宽齿所受到的应力比较大,从而使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与结合齿配合时能够降低应力的同步器齿套。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齿套本体的内周面上布置有若干花键齿,以及多个在同步器齿套与结合齿结合时对同步器齿套形成限位的限位齿,相邻两个限位齿之间有多个花键齿,限位齿的第一厚度大于花键齿的第二厚度,限位齿的第一宽度小于花键齿的第二宽度,限位齿的第一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一半径,小于花键齿的第二齿顶面与齿套本体中心的第二半径。
进一步地,限位齿的第一齿顶面与齿廓面之间设置有在铣削花键齿或限位齿时为铣刀让位的让位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通过拉削成型。
进一步地,第二半径与第一半径的差值为2-2.2mm。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半径小于第二半径,则表明限位齿在齿套本体内的高度大于花键齿的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限位齿的高度获得增加,从而增加了限位齿轴向端面的面积,当限位齿与结合齿的轴向端面配合后,可以增加限位齿与结合齿的配合面积,进而减小了限位齿的应力,使限位齿限位的可靠性获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同步器齿套的立体图;
图2为同步器齿套的主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
齿套本体1,花键齿2,第二齿顶面2a,锁止角2b,倒锥角2c,限位齿3,第一齿顶面3a,齿廓面3b,斜面3c,第一厚度s1,第二厚度s2,第一宽度b1,第二宽度b2,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器齿套,包括齿套本体1,齿套本体1的内周面上布置有若干花键齿2,以及多个在同步器齿套与结合齿结合时对同步器齿套形成限位的限位齿3,本实施例中,限位齿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限位齿3沿着齿套本体1的圆周均匀分布。相邻两个限位齿3之间有多个花键齿2,限位齿3的第一厚度s1大于花键齿2的第二厚度s2,限位齿3的第一宽度b1小于花键齿2的第二宽度b2,限位齿3的第一齿顶面3a与齿套本体1中心的第一半径R1,小于花键齿2的第二齿顶面2a与齿套本体1中心的第二半径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尔碧格传动技术(常州)有限公司,未经贺尔碧格传动技术(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38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箱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