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车灯后盖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85410.8 | 申请日: | 2021-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9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平;黄春杰;朱浩;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嘉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S41/19;F21S43/19;F21V15/01;B60Q1/30;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陈文丽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车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耐高温车灯后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底端外壁一圈上焊接有盖边圈,所述盖边圈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盖体壳壁内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均匀分布于盖体的壳壁上,所述活动槽内安装有活动散热组件,所述活动散热组件包括穿设于活动槽内的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下端延伸至活动槽外部,且其端部上垂直固定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两侧与盖体的壳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分布于导热杆的两端,其顶端固定于盖体的壳壁上,底端与散热片的上表面相连接;当车灯安装在盖体内部时,其外表面与散热片相抵接,所述散热片的形状设置为弧形,且其上部向盖体的壳壁凸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后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耐高温车灯后盖。
背景技术
近十余年来,汽车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高速发展,成为人们常用的代步工具。LED车灯是指采用LED为光源的车灯,由于其具有亮度高、能耗低、光色接近太阳光、寿命长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动车车灯。
在安装车灯时,都需要在灯座的背后设置一个后盖板,后盖板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对汽车尾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行驶车灯长时间打开的时候,车灯会因温度过高发烫,而现有的车灯后盖散热性能不高,不能及时对车灯进行散热降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耐高温车灯后盖,通过设置的活动散热组件,在使用车灯时,其可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再通过导热杆传递出去,加强了盖体的散热性能,使得车灯能够进行及时的散热,提高了车灯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耐高温车灯后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底端外壁一圈上焊接有盖边圈,所述盖边圈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盖体内设置有开设于盖体壳壁内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均匀分布于盖体的壳壁上;安装于活动槽内的活动散热组件;当车灯安装在盖体内部时,其外表面与活动散热组件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散热组件包括穿设于活动槽内的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下端延伸至活动槽外部,且其端部上垂直固定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两侧与盖体的壳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分布于导热杆的两端,其顶端固定于盖体的壳壁上,底端与散热片的上表面相连接;当车灯安装在盖体内部时,其外表面与散热片抵接,且导热杆未完全处于活动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的形状设置为弧形,且其上部向盖体的壳壁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边圈的底端外壁上沿圆周方向焊接有一圈挡板圈,所述挡板圈的壳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卡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紧件包括固定于安装槽一侧槽壁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垂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上固定设有卡板,所述卡板、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于伸缩杆外部的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分为内层壳壁、外层壳壁,所述外层壳壁材质为硅橡胶,内层壳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该车灯后盖时,将车灯尾部卡入盖体内,在卡入车灯的过程中,车灯的尾部外表面向散热片靠近,其逐渐挤压散热片,散热片受力带动导热杆向活动槽内部移动,最终导热杆完全挤入活动槽中,且其顶部与盖体的壳壁相接触,在使用车灯时,其可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再通过导热杆传递出去,加强了盖体的散热性能,使得车灯能够进行及时的散热,提高了车灯使用时的安全性;
2、在使用该车灯后盖时,将车灯尾部卡入盖体内,在卡入车灯的过程中,车灯的外表面与挡板圈上设置的卡板相接触,其对卡板进行挤压,卡板受力压缩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具有回弹的趋势,当车灯完全卡入盖体时,第二弹簧回弹带动卡板紧紧卡住车灯,多个卡板能够对车灯起到足够的固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嘉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嘉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85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向缓冲电梯四折门滑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木桌自动定厚平整砂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