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量自动控制电路、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05325.6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5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东;韩韶峰;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博汇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48 | 代理人: | 杨亚林;李倩竹 |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音量 自动 控制电路 头戴式 耳机 入耳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音量自动控制电路、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应用于电子技术领域,该音量自动控制电路包括拾音器、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扬声器;该处理模块用于将拾音器拾取的声音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后输入到该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用于在初步处理后的该声音信号的强度高于预设阈值时,衰减该初步处理后的该声音信号的强度,或者,在初步处理后的该声音信号的强度低于该预设阈值时,维持该初步处理后的该声音信号的强度不变,上述音量自动控制电路、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可实现根据环境中的声音音量自动控制输出音量,提高安全性和智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量自动控制电路、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因为便于携带的优点,普遍的被应用于收听音频。用户使用耳机聆听音乐或其它节目时,耳机外部的声音,例如旁人大声呼叫声、汽车鸣笛声等,都会被耳机中发出的的声音所掩蔽,在出现非危险的特定场景下,因使用耳机无法及时听到外界的信息,可能因此而发生事故,降低用户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量自动控制电路、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存在的在特定场景下,用户因使用耳机而影响安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量自动控制电路,包括:
拾音器、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扬声器;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拾音器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放大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扬声器;所述拾音器用于拾取环境的声音信号,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声音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后输入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初步处理后的所述声音信号的强度高于预设阈值时,衰减所述初步处理后的所述声音信号的强度,或者,在初步处理后的所述声音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维持所述初步处理后的所述声音信号的强度不变,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传输给所述扬声器进行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模块、整流模块和滤波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连接所述拾音器和所述整流模块,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用于放大所述拾音器拾取的所述声音信号,并将放大后的所述声音信号传输给所述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放大后的所述声音信号进行整流后传输给所述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将整流后的所述声音信号进行滤波后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音量自动控制电路还包括偏置模块;所述偏置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拾音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连接所述功率放大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偏置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阻还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电阻还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进一步地,所述去干扰模块包括:多个与所述功率放大模块连接的电容以及多个与所述扬声器连接的电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音量自动控制头戴式耳机,包括:
两个耳罩和设置在两个所述耳罩中的如上所述的音量自动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05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