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66244.X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瞬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5/244 | 分类号: | G01D5/244;G01D1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老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4 | 代理人: | 葛瑛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空 磁性 编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和底座,所述编码器的顶部中间设有磁芯片,所述底座的顶部外端固定分布有支座,所述底座与支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编码器的外端连接分布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底部固定设有螺杆,所述编码器的底部固定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粘接有eva垫块,所述编码器的底部侧端设有插口,所述编码器的底部中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设于底座的内部中间,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驱动轴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粘接有橡胶垫。该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结构强度高,稳定可靠,便于精确紧固的定位安装于支座上端,方便快速拆装,提高磁性编码器的检测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
背景技术
编码器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目前,现有的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存在如下问题:结构强度低,稳定性能不足,不便快速拆装,无法精确定位安装,紧固度低,成本高,使用不便,安全实用性低。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解决了结构强度低,稳定性能不足,不便快速拆装,无法精确定位安装,紧固度低,成本高,使用不便,安全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和底座,所述编码器的顶部中间设有磁芯片,所述底座的顶部外端固定分布有支座,所述底座与支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编码器的外端连接分布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底部固定设有螺杆,所述编码器的底部固定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粘接有eva垫块,所述编码器的底部侧端设有插口,所述编码器的底部中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设于底座的内部中间,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驱动轴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粘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底部固定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与底座的侧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的顶部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于磁芯片上。
(三)有益效果
该新型中空的磁性编码器,通过设置一体化结构的底座与支座,结构强度高,稳定可靠,通过在编码器外端连接分布的螺帽和螺杆,方便直接安装于支座上端,并且通过在编码器底部固定设置的定位块和eva垫块,便于精确紧固的定位安装于支座上端,缓冲减震,方便快速拆装,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了磁性编码器的检测稳定性,通过在编码器底部中间设置的驱动轴,便于在中空结构的底座内部控制转动,设计合理,通过在驱动轴顶部固定设置的安装板和粘接的橡胶垫,拆装较为方便,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码器1、底座2、磁芯片3、插口4、支座5、安装座6、凹槽7、蜂鸣器8、驱动轴9、螺帽10、安装板11、橡胶垫12、定位块13、螺杆14、eva垫块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瞬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瞬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6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