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备触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56943.6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5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坤;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86 | 分类号: | H01H13/86;H01H13/803;H01H13/81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9 | 代理人: | 盖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触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设备触发装置,以满足不同设备的同时触发的触发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触发装置包括底座和活动扣合于底座上的上壳,所述上壳设有若干个上接线端子,所述底座设有与上接线端子数量相同的下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与下接线端子两两形成一组;上壳的顶壁底面设有分别与对应的上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若干个上导电块,底座的顶面设有分别与对应的下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若干个下导电块,上导电块与对应的下导电块两两形成一组;上导电块与下导电块的间距相同,且同组的上导电块与对应的下导电块在同一垂直线上,以使上壳向下移动时,所有组的上导电块与同组中的下导电块同时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汽车开发过程中用于触发测量设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碰撞安全技术领域中,座椅、安全气囊、安全带是约束系统实线对车内驾驶员及乘员保护的主要零部件。另外,仪表板、仪表板横梁、转向管柱也是对车内驾驶员伤害值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安全部件。对约束系统及关键安全部件的研发及测试不仅需要通过采集数据进行验证,还需要通过视频拍摄观察这些零部件运行时的运动姿态或路径,如安全气囊的展开形态,安全带的拉伸及运动轨迹、转向管柱的压溃变形方式等等。在某些场合中,这些数据的融合分析需要确定共同的触发零时刻。由于数据采集系统和高速摄像的电气结构设计不同,它们无法通过触发开关直接相连,因此需要一种触发转换装置去实现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设备触发装置,以满足不同设备的同时触发的触发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触发装置包括底座和活动扣合于底座上的上壳,所述上壳设有若干个上接线端子,所述底座设有与上接线端子数量相同的下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与下接线端子两两形成一组;上壳的顶壁底面设有分别与对应的上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若干个上导电块,底座的顶面设有分别与对应的下接线端子电连接的若干个下导电块,上导电块与对应的下导电块两两形成一组;上导电块与下导电块的间距相同,且同组的上导电块与对应的下导电块在同一垂直线上,以使上壳向下移动时,所有组的上导电块与同组中的下导电块同时接触。
在使用前,将各个测量设备的触发引线分别与对应的上接线端子、下接线端子连接,每个测量设备对应一组上接线端子与下接线端子,相应地,每个测量设备也就对应一组上导电块与下导电块。需要触发时,将上壳扣合在底座上并向下移动,当上壳移动到预定高度时,所有组的上导电块与同组中的下导电块同时接触,将各个测量设备的触发引线同时电连接,从而将所有测量设备同时触发。将上壳向上复位,即可同时断开所有的测量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的内侧壁与底座的对应侧面滑动配合,和/或所述上壳的内侧壁与底座的对应侧面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由垂直导向槽和活动嵌入到导向槽内的导向凸块构成,利用上述结构可以对上壳的垂直移动进行导向限位,从而保证上壳的上导电块与底座的对应的下导电块能够接触,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上壳的顶壁底面相抵,利用弹簧向上的弹力可以使上壳保持在底座上方,这样上壳在未受到向下的压力时该设备触发装置不会触发,另外,弹簧的弹力还可以触发后的上壳复位。
进一步地,为保证弹簧处于垂直状态,不至于倾斜而影响其弹力方向,所述上壳的顶壁底面设有向下突出的定位柱,所述弹簧的顶端套入到定位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接线端子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的侧面,且上壳的侧壁在对应下接线端子的位置设有供下接线端子穿过的垂直通槽,上接线端子固定在对应的垂直通槽的上方的上壳侧壁处。这样同组的上接线端子、下接线端子在同一垂直线上,便于使用者分辨及保证接线的准确性,而垂直通槽可以避免上壳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上壳的侧壁与下接线端子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触发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多个测量设备同时触发及断开,非常适合于汽车安全方面的测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6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塑管熔接夹具散热装置
- 下一篇:滤波器的调试头和调试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