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杆应力自动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01320.9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才厚;朱庆海;林富志;晏启祥;房师涛;杨雪斌;吕攀;程可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1/02 | 分类号: | E21D21/02;E21D21/00;E21F17/18;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自动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杆应力自动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根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的注浆孔内开设4个圆形凹槽;在对立的两个圆形凹槽内安装光纤应力传感器,在另一对立的两个圆形凹槽内安装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应力传感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头部布设光纤连接线,光纤连接线的端部与光纤连接头相连;连接头均与单模光缆相连,并通过单模光缆与隧道内部控制箱体中的信号处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提高锚杆应力监测与检测效率,减少了工程人员对锚杆一根一根的连接、检测、拆除的工程步骤,同时由于光纤应力传感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测量准,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同时能够监测锚杆全长、全断面应力数据,避免数据的偶然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锚杆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杆应力自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中空注浆锚杆广泛地运用于隧道施工建设领域,在以往的锚杆应力监测过程中,常需要研究人员逐个连接应力计接头,过程繁琐并且数据不具备实时性;同时,应力计量测数据只能够反应安装断面处锚杆的应力数值大小,并不能有效地反应锚杆全长、全断面应力变化,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锚杆应力自动监测系统,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锚杆应力自动监测系统,其包括固定于隧道上的若干根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的注浆孔内开设4个圆形凹槽;4个圆形凹槽均匀分布于中空注浆锚杆的注浆孔内,且在对立的两个圆形凹槽内安装光纤应力传感器,在另一对立的两个圆形凹槽内安装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应力传感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头部布设光纤连接线,光纤连接线的端部与光纤连接头相连;
若干根中空注浆锚杆上的连接头均与单模光缆相连,并通过单模光缆与隧道内部控制箱体内的信号处理装置连接。
本方案采用光纤光栅监测的方法有着实时性、先进性、准确性、稳定性等优点,并且基于光纤光栅的监测系统应用于锚杆监测中,可以方便随时掌握锚杆的应力状态变化,有助于施工或科学研究。
进一步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多通道光纤光栅解调仪、服务器和物联网信号发射装置;单模光缆依次与多通道光纤光栅解调仪、服务器和物联网信号发射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物联网信号发射装置与客户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圆形凹槽直径为2mm-3mm。
可以放入光纤应力传感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并填充环氧树脂,同时不影响锚杆的强度。
进一步地,圆形凹槽内充分填充环氧树脂,且环氧树脂完全覆盖光纤表面。
进一步地,中空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的一端设置止浆塞,并在止浆塞的边端套设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杆应力自动监测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每一根锚杆内设置光纤应力传感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并通过单模光缆与隧道内部控制箱体信号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锚杆应力监测与检测效率,减少了工程人员一根一根锚杆连接、检测、拆除的工程步骤,同时由于光纤应力传感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准确,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并且能够监测锚杆全断面应力数据,避免数据的偶然性。
本实用新型将光缆中的光信号传输到控制箱体里面的光纤解调仪,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将信号传输到服务器里面;服务器可用于数据储存,将数据储存在本地。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无线读取信息,也可以有线连接服务器读取信息。物联网信号发射系统类似路由器功能,将信号向外广播,无线设备可以读取,可更加方便获取,采用有线储存读取,保障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1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