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自动出水茶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86497.6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0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廖福成;陈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泉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83 | 代理人: | 傅德智 |
| 地址: | 3625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自动 出水 茶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自动出水茶具,包括泡茶器、出水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泡茶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泡茶器内部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堵头和驱动杆,所述堵头在驱动杆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控制出水口启闭,所述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在出水管内做直线动作并带动堵头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的出水装置控制出水管出水,简化了出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工艺生产难度,减少了生产成本,拆装更为方便,同时出水装置与驱动装置配合,操作起来简单,也便于维修、清洗,不易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具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简易自动出水茶具。
背景技术
茶是广受中国人民喜爱的饮品,茶叶采用泡茶器具冲泡,传统的泡茶器具如盖碗、泡茶器等,在使用时,将茶叶放入泡茶器中并冲入开水,待茶叶冲开后,即可倒出饮用,但操作过程繁琐,传统的盖碗或泡茶器需要用手持并将茶水导入杯中,由于茶水温度很高,用手持握会容易烫伤。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可半自动出水的泡茶器,通常是在泡茶器底部设置球阀,利用顶针将球阀顶开后自动出水,但由于球阀密封性的问题,不可能百分百密封,实际使用中会出现漏水的情况,也有在泡茶器底部设置出水孔,通过与底座的堵水垫上设置的堵水凸起错位叠放而控制出水,但由于人的视线从上往下,不容易观察到出水孔与堵水凸起的叠放情况,因此泡茶器底部出水孔与堵水凸起较难准确定位,在出水和停止之间切换速度慢,如果定位不及时,出水容易过多,导致茶杯内的茶水溢出,出水量不好控制,且密封性不好,堵水垫不便于清洗,且以上的出水装置结构都较为复杂,提高了制作工艺的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内部配件损坏时也不方便更换、维修,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简易自动出水茶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简易自动出水茶具,包括泡茶器、出水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泡茶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泡茶器内部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堵头和驱动杆,所述堵头在驱动杆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控制出水口启闭,所述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在出水管内做直线动作并带动堵头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外,所述驱动杆带动堵头上移至限位盖时堵头停止移动出水口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盖上开有若干滤水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公道杯和底座,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公道杯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条出水通道,所述泡茶器放置在底座上,所述出水口与出水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相斥的第一磁性机构和第二磁性机构,所述第一磁性机构设置于驱动杆底部,当第二磁性机构与第一磁性机构相对时驱动杆向上动作开启出水口,当第二磁性机构与第一磁性机构分离时驱动杆向下动作关闭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机构嵌设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顶针,所述顶针与驱动杆底部相对布置,当顶针向上顶起时驱动杆向上动作开启出水口,当顶针向下分离时驱动杆向下动作关闭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装置采用硅胶或橡胶的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泡茶器底部、出水口的外沿有一圈封水槽,所述封水槽与堵头的底面贴合适配,所述堵头下移使底面与封水槽贴合时出水口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的底面为斜面、弧面、平面、或带有密封圈的不规则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6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消音器导管切管机
- 下一篇:一种户外组合式防尘展示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