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管道排出口标高的抬高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85691.2 | 申请日: | 202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存浩;吴吉;董全海;程晓江;戴黎明;丁洁;李蓉蓉;林一琦;戴广平;叶坤坤;金洪斌;金之川;汪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设科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3/04;E03F5/02;E03F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张华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管道 出口 标高 抬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管道排出口标高的抬高结构,解决老城区雨水管道改造中,由于现状诸多现状条件的限制,导致最终的雨水排出口标高较低,有时甚至低于河底标高的问题。本结构雨水检查井后端与驳坎之间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采用多根并列设置,进水管和各排水管在雨水检查井处管顶标高平齐,各排水管在雨水检查井与驳坎之间等高并列设置,排水管出口穿至驳坎迎水面并等高设置,各排水管的截面积之和大于进水管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根排水管并行的方式代替单根排水管进行排水,排水管的管径变小,从而抬高了雨水排水口的管底标高,使其更容易满足排水口高于河底标高的设计要求,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给排水领域,涉及一种雨水排放管道,特别涉及一种雨水管道排出口标高的抬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逐渐变大,居住人口逐年递增,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其中,排水设施作为城市配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排水系统中,雨水管道由于后期污水管道的错接、原雨污合流的设计,导致环境的污染;同时,雨水管道年久失修,经常发生管道渗漏,路面坍塌、路侧积水等现象,近年来城市出现内涝现象尤为严重;且暴雨强度公式的更新也导致老城区雨水管道的管径不能满足现有规范的要求;以上种种均影响着城市的良性发展。因此,急需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保证雨水管道的合理、顺畅、安全。市政项目中,由于遵循《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中5. 3. 1 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应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而考虑施工难易度,一般采用管顶平接。
老城区雨水管道的改造常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1、现状雨水接入点的标高;2、雨水排出口的位置要求;3、现状通信、电力、燃气、污水等管线的标高限制。由于现状诸多现状条件的限制,导致最终的雨水排出口标高较低,有时甚至低于河底标高,不满足规范要求。现阶段,有一下几种常用的解决方案:1、设置雨水泵站;2、设置交汇井;3、河底定时清淤;4、设置拍门。但这几种解决方案均存在一定的限制及缺陷:1、设置雨水泵站需要占用改造范围外一部分的面积,且雨水泵站成本较高,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2、设置交汇井仅适用于部分管线,如雨水管道与电力管道相撞则无法设置交汇井;3、河底清淤费时费力,后续实施较为困难。4、拍门的设置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拍门外压力大于拍门内压力,拍门无法打开,容易造成管内雨水的堆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老城区雨水管道改造中,由于现状诸多现状条件的限制,导致最终的雨水排出口标高较低,有时甚至低于河底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雨水管道排出口标高的抬高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管道排出口标高的抬高结构,包括雨水检查井、驳坎,雨水检查井前端设有进水管,雨水检查井后端与驳坎之间设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采用多根并列设置,进水管和各排水管在雨水检查井处管顶标高平齐,各排水管在雨水检查井与驳坎之间等高并列设置,排水管出口穿至驳坎迎水面并等高设置,各排水管的截面积之和大于进水管的截面积。传统的排水管道在雨水检查井和驳坎之间一般采用单根大尺寸排水管,按照管顶平接设计规范,排水管进口端标高受限,排水口的标高也受其限制,设排水口管顶标高设为H,排水管道直径为D,其管底标高为H-D,管底标高过低会导致排水口过于贴近甚至低于河底标高,需要对河底频繁清淤或者开挖。本方案采用多根并列的排水管道,单根排水管道的直径为d,此时排水口的管底标高为H-d,由于dD,因此本方案的多根排水口管底标高高于单根排水管的管底标高,从而减少了对河道的清淤开挖需求。由于小管径排水管的流阻大于大管径排水管的流阻,多根排水管的截面积之和应大于传统单根排水管的截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驳坎为浆砌块石结构,所述驳坎在排水管上方设有钢筋混凝土的横架梁。采用横架梁受力,排水管不受驳坎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与横架梁之间的缝隙中设置粘土填充层,粘土填充层的前后两端设置混凝土砂浆封口,混凝土砂浆封口和粘土填充层之间设置用于止水的油浸麻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设科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设科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5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