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通道组件及机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82206.9 | 申请日: | 202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文强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浦区国权***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组件 机动车 | ||
本申请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通道组件及机动车,中通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中通道本体以及加强筋部;其中,中通道本体的顶端的至少一个顶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部,且加强筋部与中通道本体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中通道组件中,在中通道本体的至少一个顶角位置处设置加强筋部,也即在受力集中的位置增加加强筋部,从而增加了中通道本体的纵向截面积,也即增加了受力截面积,有效提升碰撞时中通道传递载荷的能力,减少了前围板的侵入量,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同时提升了车辆的静刚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通道组件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中通道是汽车车身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碰撞时中通道可以有效将前舱传递的载荷分散至车身骨架后部,同时中通道是车身静刚度的关键零件,但现有的中通道不耐冲击,降低了车辆的碰撞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通道组件及机动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通道不耐冲击,降低了车辆的碰撞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通道组件,包括:中通道本体以及加强筋部;其中,所述中通道本体的顶端的至少一个顶角位置处设置有所述加强筋部,且所述加强筋部与所述中通道本体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部与所述中通道本体围设成加强结构,且所述加强结构的沿着垂直于所述中通道本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封闭的环形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通道本体的顶端的至少一个顶角位置处形成有凹陷台阶部,所述加强筋部设置于所述凹陷台阶部的外围,且所述加强筋部与所述凹陷台阶部围设成所述加强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通道本体的顶端的两个顶角位置处对应形成有开口相背离的所述凹陷台阶部,且任一所述凹陷台阶部均配设有所述加强筋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通道本体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一延伸板部、第一台阶板部、第二台阶板部、第二延伸板部、第三台阶板部、第四台阶板部以及第三延伸板部,且所述第一台阶板部和所述第二台阶板部形成钝角,并且围设成其中一个所述凹陷台阶部,所述第三台阶板部和所述第四台阶板部形成钝角,并且围设成其中另一个所述凹陷台阶部;
所述加强筋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加强筋部和第二加强筋部;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台阶板部的一端相连接处,所述第一加强筋部的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筋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的靠近所述第三台阶板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部的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延伸板部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部具有弯折的板状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部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一搭接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
其中,所述第一搭接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相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部相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相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搭接板呈L形,且其一边沿着所述第二延伸板部并且朝向所述第三延伸板部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筋部具有弯折的板状结构;
所述第二加强筋部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二搭接板、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2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碰式厨房感应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电器控制柜生产流水线智能搬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