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汽车驾驶员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33172.4 | 申请日: | 202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张我弓;李烜;李男难;汪东升;李梦梅;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楚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7/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毫米波 雷达 技术 汽车驾驶员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汽车驾驶员检测设备,包括毫米波雷达本体,所述毫米波雷达本体背面粘接固定有金属散热板,所述金属散热板设置在橡胶软套内部,所述橡胶软套背面设置有硅胶底座,所述硅胶底座内部粘接固定有磁铁板,所述磁铁板与金属散热板磁吸连接,所述硅胶底座背面四角位置均设置有卡钉支脚,所述卡钉支脚与硅胶底座卡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毫米波雷达本体稳定连接在车辆方向盘下侧的转向轴处,不会影响到驾驶员的操作,同时也缩短了毫米波雷达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而且通过硅胶底座以及橡胶软套的设计,则实现了缓冲减震的目的,提高了毫米波雷达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汽车驾驶员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毫米波雷达使用毫米波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
现行使用的毫米波雷达一般是直接放置在车内后侧置物台上,不便对前侧的驾驶员进行检测,导致了其检测局限性高,而且一般是采用直接放置的方式对毫米波雷达进行放置,导致了车辆在行驶到不平路段时,因为车辆的震动会带动毫米波雷达进行震动以及移动,从而降低了毫米波雷达的放置稳固性,进而因碰撞损坏降低了毫米波雷达检测活体的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汽车驾驶员检测设备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毫米波雷达放置稳固性低,检测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汽车驾驶员检测设备,包括毫米波雷达本体,所述毫米波雷达本体背面粘接固定有金属散热板,所述金属散热板设置在橡胶软套内部,所述橡胶软套位于毫米波雷达本体背面,所述橡胶软套与毫米波雷达本体之间设置有导热爪,所述导热爪一体连接在金属散热板四周,所述橡胶软套背面设置有硅胶底座,所述硅胶底座内部粘接固定有磁铁板,所述磁铁板与金属散热板磁吸连接,所述硅胶底座背面四角位置均设置有卡钉支脚,所述卡钉支脚与硅胶底座卡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毫米波雷达本体四周一体连接有外沿板,所述外沿板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卡接有塑胶卡头,所述塑胶卡头粘接固定在橡胶软套前侧面,通过塑胶卡头与外沿板进行卡接,提高了橡胶软套与毫米波雷达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软套后侧面四周一体连接有多个连接卡钉,所述连接卡钉卡接在卡钉槽内,所述卡钉槽开设在硅胶底座前侧面,且卡钉槽与连接卡钉一一对应,通过将连接卡钉卡接在卡钉槽内,提高了橡胶软套与硅胶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脱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软套内部开设有限位槽口以及缺口,所述缺口连接在限位槽口四周,所述限位槽口内匹配设置有金属散热板,所述缺口上设置有导热爪,方便对金属散热板以及导热爪进行稳固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散热板背面一体连接有凸板,所述凸板朝后穿过橡胶软套,并与硅胶底座前侧面相接触,通过凸板的设计,靠近了金属散热板与磁铁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了磁吸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爪设有十二个,十二个所导热爪分别设置在金属散热板四周,通过十二个导热爪,既可以通过对导热爪进行折弯来将金属散热板与毫米波雷达本体稳固连接在一起,也便于通过导热爪与外部设备相接触,进而进行快速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楚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楚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3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学成像的硅藻检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