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础梁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69328.7 | 申请日: | 2021-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2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倩倩;夏星豪;陈东飞;郑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达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梁后浇带 超前 止水 构造 | ||
本申请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础梁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素混凝土层、基础梁体和后浇带,基础梁体和后浇带位于素混凝土层的上方,素混凝土层的顶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水层,素混凝土层的顶壁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底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水槽位于基础梁体和后浇带连接处,排水槽的侧壁且靠近排水槽的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排水系统连接的排水管。当后浇带未封闭时,雨水和施工用水向排水槽流动,并从位于排水槽侧壁的排水管流到排水系统中,有效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在素混凝土层上堆积,造成预埋在后浇带内的钢筋生锈,提高了后浇带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础梁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
授权公告号为CN2082801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底板、后浇带和设置于底板下部的超前止水带,底板和超前止水带设置于混凝土垫的上部,混凝土垫层上铺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铺贴防水保护层,宽带超出超前止水构造边;在防水保护层上进行后浇带及超前止水中、边线投放,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沿着中心铺设,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上部绑扎超前止水带钢筋,超前止水带钢筋中部设置超前止水带,超前止水带中间留置伸缩缝,伸缩缝内部填充填缝材料;在超前止水带钢筋上部焊接骨架钢筋,然后将快易收口网安装固定在骨架钢筋上,同时在骨架钢筋的中部设置止水钢板,并沿止水钢板的中线焊接钢板止水带,止水钢板一端位于底板内,另一端位于后浇带内。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有以下缺陷:后浇带在封闭前,雨水和施工用水容易进入后浇带内,容易造成后浇带内的各种钢筋生锈,造成质量隐患,后浇带的防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后浇带的防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础梁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础梁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础梁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包括素混凝土层、基础梁体和后浇带,所述基础梁体和后浇带位于素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素混凝土层的顶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素混凝土层的顶壁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沿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槽位于基础梁体和后浇带连接处,所述排水槽的侧壁且靠近排水槽的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排水系统连接的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后浇带未封闭时,雨水和施工用水向排水槽流动,并从位于排水槽侧壁的排水管流到排水系统中,有效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在素混凝土层上堆积,造成预埋在后浇带内的钢筋生锈,提高了后浇带的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排水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土工布和封盖,所述封盖用于封闭排水槽的顶部开口,所述封盖的顶壁上阵列开设有滤水孔,所述第一土工布固定设置在封盖的底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到排水槽的雨水依次经过封盖上的滤水孔和第一土工布进入到排水槽内,有效防止杂物将排水槽进行堵塞,提高了排水槽的排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底壁设置有防倒滤装置,所述防倒滤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土工布、第一碎石垫层和第三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倒滤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素混凝土层内的渗透水向排水槽的底壁方向流动,排水槽内的水一部分流入排水管、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二土工布、第一碎石垫层和第三土工布流入素混凝土层内,提高了后浇带的防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达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达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9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控式扭转取栓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会计用工具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