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肿瘤放疗定位口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13760.4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梁忠国;甘斌达;吕玉洁;李龄;李烨;陶素萍;农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A61B90/16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张丽媛;杜启杰 |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肿瘤 放疗 定位 口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口腔肿瘤放疗定位口含器,包括压舌器和手柄,压舌器为立方体结构,压舌器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牙槽,压舌器的正面与手柄连接,压舌器和手柄的边缘倒圆角,压舌器采用聚乳胶材质。两个牙槽可以稳定地收纳上下牙齿,而且由于牙槽20限制前后自由度的作用,保证每次放入口腔时,位置具有重复性。压舌器的用材讲究,聚乳酸环保无毒无味,能够经受唾液、清水浸泡及清洗,特别是可以采用3D打印机制作,制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腔肿瘤放疗定位口含器。
背景技术
口腔癌包括颊粘膜癌、齿龈癌、硬腭癌、舌癌、口底癌等。在我国,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3%,位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第二位。对于口腔癌的治疗,手术为主,多数患者因为就诊时属于局部晚期、淋巴结转移,或切缘阳性等因素,在术后需要进行放疗。因此,一定比例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属局部晚期,难以手术,此时需要行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
口腔是我们进食的重要器官,具有咀嚼、味觉等多种功能,如果口腔受到射线照射,则可能导致口腔黏膜溃烂,影响进食,患者营养指标下降,进而可能影响治疗的顺应性及疗效。对于口腔癌的放疗,为了降低射线对机体的影响,通常在放疗定位时,需要使用口含器。然而,目前各临床中心对于口含器的制作不一,部分采用软木塞+压舌器+胶布,部分采用注射器+压舌器+胶布等材料进行制作。然而,上述制作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需要重复使用(每天进行一次放疗,每次时间约10分钟),为了避免口含器表面的胶布被口水腐蚀,使用过需要套用保鲜袋,这样会引起患者不适。2、由于传统口含器的制作无固定参数,假如患者在使用过程丢失或使用不当导致口含器受损,则需要重新制作口含器,重新进行放疗定位、放疗计划的制定,不仅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可能因为放疗中断影响疗效。此外,目前亦有新式口含器制作报道,多含有技术成本且制作程序复杂,金属成分对肿瘤放疗射线可能会产生散射等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的治疗;而且制作程序复杂,可能延误患者治疗。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肿瘤放疗定位口含器,尺寸设计合理、能够经受唾液浸泡、可以重复使用、不影响射线照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肿瘤放疗定位口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舌器和安装在所述压舌器上的手柄,所述压舌器用于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出外侧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取放、握持、调节。所述压舌器为立方体结构,为了适应嘴型(一般人的嘴型是左右细长延伸的)而做成矮宽的形式。所述压舌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牙槽,允许患者上下两侧的牙齿闭合时卡在所述牙槽上,两个所述牙槽将所述压舌器划分为前后两截,如图1所示,后面一截位于口腔内的较长,前面一截位于嘴唇位置的较短,两个所述牙槽均位于所述压舌器靠近手柄的一侧。所述压舌器的全部边缘(包括开设牙槽后产生的新的边缘)均倒圆角,防止刺痛患者的口腔;所述手柄的最外端端部倒圆角,防止刺伤医护人员的手。进一步,所述压舌器为聚乳酸(英文名为PLA)材质;这种材质具有舒适、环保、无毒、无味、无金属等优点,对射线照射肿瘤无影响;而且这种材质适用于3D打印,在需要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微调尺寸,随时可进行打印复制(一般1小时左右能完成加工),不用顾虑口含器丢失影响治疗。
在制作三维软件制作模型时,定位口含器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预留多个尺寸参数的输入界面,当医护人员输入完尺寸后快速生成模型,不需要医护人员额外付出学习三维软件的学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3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颅内动脉用支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集成的多功能网络安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