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逆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84021.3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昭;王鸣;李蕾;李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通过集成电路板在安装柱上可拆卸,从而便于对集成电路板上的电气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通过进水管向水冷管中通入清水,从而使得清水在水冷管中流动,进而使得流动完成后的清水通过出水管排出,通过水冷管呈螺旋状的环绕在集成电路板的外侧,从而使得水冷管中的清水的流动可将集成电路板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实现了对集成电路板的水冷散热,通过对集成电路板的水冷散热,从而避免了风冷散热过程中空气中裹挟的灰尘进入逆变器内部大量堆积会影响逆变器内的电气元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逆变器是电网系统与储能装置之间的接口,能够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是具有一系列的特殊功能的逆变器。
但现有的储能逆变器通常采用风扇将外界空气直接鼓入的方式来对储能逆变器的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从而使得空气中裹挟的灰尘进入储能逆变器内部进行堆积,进而使得长期使用后堆积的灰尘会影响储能逆变器内的电气元件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水冷的散热方式以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逆变器内的储能逆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包括壳体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柱、集成电路板、传输构件、密封构件和执行构件,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集成电路板与所述安装柱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传输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构件位于所述壳体远离安装柱的一侧;所述执行构件包括水冷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冷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冷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冷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冷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冷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
通过对所述集成电路板的水冷散热,从而避免了风冷散热过程中空气中裹挟的灰尘进入逆变器内部大量堆积会影响逆变器内的电气元件的正常使用。
其中,所述传输构件包括抽水泵和水箱,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水冷管的一侧;所述水箱与所述抽水泵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抽水泵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
通过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输出的动力来将所述水箱中的清水抽送到所述抽水泵内,从而使得所述抽水泵内的清水可通过所述进水管传输至所述水冷管中。
其中,所述传输构件还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水冷管的一侧。
其中,所述传输构件还包括吸水泵,所述吸水泵与所述冷却室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冷却室与所述水箱之间。
通过所述吸水泵的输出端输出的动力来将所述水冷管中的流动完成后的清水吸至所述冷却室中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却完成后的清水可被所述吸水泵吸至所述水箱中,进而实现了水冷散热过程中清水的循环使用。
其中,所述传输构件还包括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箱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通过所述加水管向所述水箱中加入清水,从而使得清水可被传输至所述水冷管中实现对所述集成电路板的水冷散热。
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防护盖和固定螺栓,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防护盖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壳体抵接,且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防护盖的一侧。
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壳体上进行旋紧,从而使得所述防护盖在所述壳体上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所述防护盖可将所述壳体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84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